建盏文化

五彩、粉彩、珐琅彩,你还傻傻分不清吗

斗彩、五彩、粉彩均为瓷器彩绘的一种工艺,远远观之,端雅大方,色泽妍丽,并未觉有何差异,然而细察之,的确能发现其不同之处。且各有其特色,一“彩”可分三瓷也,此三瓷之异,可如下分辨之。

  五彩

为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主要着色剂为铜、铁、锰等金属盐类。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在彩炉中经770?800℃低温二次烧成。烧成后的色彩呈玻璃状有坚硬的质感,又称“硬彩”,是相对于粉彩而言。

 

  五彩是景德镇窑在宋元釉上彩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洪武时期已有青白釉红绿彩标本,宣德时期采用了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如西藏萨迦寺的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成化五彩多为釉上彩,很少用青花相衬。嘉靖五彩主要是青花五彩,色彩鲜艳。万历五彩,以其图案繁密,色泽浓艳著称。清代五彩以清初康、雍二朝为最佳,康熙蓝彩浓艳程度超过青花,黑彩如黑漆一般,器物色彩鲜艳,光泽透明。雍正五彩设色浅淡,釉色闪青。雍正以后因为粉彩的盛行,五彩很少被烧造,生产出的瓷器也多为仿明五彩而出现,故又被称为“古彩”。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600-900℃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1]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两代得到了发明和发展,其配方经过不断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后,才出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为主的彩瓷。

 

 粉彩

 

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温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化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珐琅彩

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特征: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藕荷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此三类彩瓷,斗彩撞色之强烈,五彩鲜亮之红润,粉彩乳融之柔和,设色温润清丽,纹饰繁复重工,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瓷器,是古代的匠人们的心血之作,看完本文相信你对斗彩、五彩、粉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自己尝试分辨一下这三种彩瓷哦。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