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茶杯再多,你的茶桌上也要有一只建盏

《茶蔬》中记载“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谒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所以说茶、水、器、火缺一不可,建盏是喝茶的妙器,它的盛名得益于宋朝的斗茶之风。

  建盏,是宋朝皇族、士大夫、社会名流都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它独特魅力在于,天下天下瓷器虽然可以在胎釉、造型、花纹上通过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但是建盏的釉色斑纹是“天工”与“人巧”的奇妙邂逅,即所谓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建盏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于2009年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金砖厦门会晤,赠送的国礼是以建盏、茶叶、漆器等设计创作的“众星拱月”。

  一枚建盏摆在你面前,立刻就能够让你安静下来,屏吸静气,凝视建盏发散出的幽幽的光芒,那内敛的色焰、暗藏的光芒,令你可能会瞬间觉得自己的过往偏于轻浮、肤浅、喧嚣。总之,面对静谧的建盏,你会觉得自己被一种气场所笼罩,所弥漫,所氤氲,所感染。建盏就是这么低调,也许并不夺人眼球,却是一种最养眼的存在,它诠释的不仅是极简的内涵,更多的是反应宋人当时的一种生活态度。

用建盏饮茶,能喝出茶汤更为浑厚的风味,这是因为建盏的铁胎会与水中钙质产生反应,令茶入口更为柔和。建盏所使用的泥料为天然陶土,所以建盏对水质的软化和吸附也具有有明显的改善提升作用,又能够保持茶汤的香与味,增添饮茶乐趣。建盏胎体厚重,胎內蕴含细小气孔,对于茶汤温度的保持起到关键的作用。

  建盏和紫砂壶都是民间艺术家手工作品,其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都是完全遵循古法制作。建盏兴于宋代,没落于元代,中间断代几百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工艺师重新掌握了建盏的工艺,到现在已经传承了两代工艺师。建盏和紫砂壶并称茶道双子,一个贵为喝茶神器,一个贵为泡茶神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茶器的传世篇章。

精品建盏推荐

 

  蔡炳盛,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建阳市建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油滴的形成是浮萍机理,釉面斑点是由许多小斑点拼合而成。小斑点像浮萍在釉面上漂游,随机而遇靠在一起,组合成许多形状不一的大斑点,斑点内的结晶物质没有连成一体,是分散的,所以有肉眼可见的沟纹。这款星空油滴束口盏器型规整,没有明显的失圆现象。周身斑纹分布错落有致,整体釉面玻化充分散发幽远深邃的蓝光。加入茶汤后,更是能与茶汤形成交相辉映之势。

  陈大鹏——建盏五大名家之一,鹧鸪斑第一人;1983年,《鹧鸪斑建盏》入选中国当代陶艺展,作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收藏。此款黄鹧鸪斑竹节杯杯身取竹段为主体,造型素净,气韵生动。杯子的大小适中,握着非常舒适,就连竹节凸起的部分,也刚好卡在指缝间,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周身的鹧鸪斑纹层层林立叠放,过渡自然,极具观赏性。竹节杯,有彰显气节,坚韧不拔,万古长青之意。事业节节高升,前程似锦。其造型独特,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蔡炳龙,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擅长烧制仿宋兔毫盏、油滴盏、曜变木叶盏,釉面采用天然矿釉,与宋代建盏仿真度极高,产品经久耐看。兔毫盏的析晶斑纹形态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蔡炳龙老师的这款兔毫盏釉色绀黑、对比度强,胎体较厚、保温性好。加上釉面光润如玉,兔毛毫纹向外放射,极为美丽。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