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青瓷杯,很多人都会被其似玉非玉的材质惊艳到,谁也想不到如此温润的釉色,竟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当然,这个泥土也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而是一种含铁量较高较高的黏土-紫金土。
什么是紫金土?
紫金土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和其他浙江青瓷的原料一样,需要经过采矿、粉碎、淘洗、沉淀、脱水、陈腐等加工程序,还要经过煅烧以降低黏度以及去除有机物。在坯料和釉料配方中掺加紫金土,是浙江青瓷传统的原料配制方法,直至现在,浙江青瓷生产仍沿用此法。外观为赭色的块状土质,含有石英、长石、含铁云母和含铁矿物等物质。淘洗后的纯净紫金土的化学成分范围为 :SiO2含量46%~60%,Al203含量22%~28%,Fe2O3含量在4%~9%,K2O Na2O含量在2%~5%,以及微量Ti、La、Mn、Cu、Co、Ni、Zr、Be等元素。在青瓷制瓷工艺过程中,紫金土的化学成分是值得注意的 :Fe2O3含量较高,A1203含量较高,SiO2含量较少,并含有不少碱性物质。所以,它既是青瓷釉的着色剂,也是制造青瓷朱砂胎或哥窑黑胎产品的重要原料。①因此,在原料生产工艺上,对紫金土进行科学开采、选矿、煅烧、调配和抽样试烧是十分必要的。
紫金土在青釉中的运用
作为着色剂加入青釉时,紫金土便成为青釉中铁质主要的引进剂,青釉的色调是由釉料内的铁质在还原气氛形成氧化亚铁(FeO)并与二氧化硅(SiO2)作用,生成青绿色的偏硅酸铁(FeO·SiO2),当偏硅酸铁进一步在石灰内熔融时,便生成具有青绿色的CaO—FeO—A12O3—SiO2系的硅酸盐熔体,即所谓青瓷釉或玻璃。②在坯体的含铁量不变的情况下,釉中含铁量越高,则釉色越深,在0.8%~3%的范围内,釉色呈现出月白、粉青、梅子青、豆青、蟹壳青等色泽。由于紫金土中碱性物质含量较高,在青釉烧成过程中,碱性物质能够提高釉的高温黏度,降低釉的流动性,可以烧成厚釉青瓷。它又含有较高的A12O3,一方面增高釉的玻化温度范围,使釉内具有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呈现出柔和的光泽;另一方面并可降低釉的膨胀系数,使釉面不致开裂。
紫金土对青瓷色泽有何作用
紫金瓷对青瓷的胎体色泽主要起到了一种调节的作用。在烧制的时候,紫金土中的铁以及碱性物质可以助熔,使得青瓷的烧结温度江都,但是又因为紫金土中含有氧化铝,所以不会使青瓷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变形。
龙泉有哥窑和弟窑,这两个窑在烧制青瓷时加入的紫金土都是不一样多的,例如,哥窑的瓷胎断面是灰色至黑色的,露胎足部以及釉稀薄的口部是紫褐色的,这也就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紫口铁足”。
不一样多的紫金土可以使青瓷的胎体色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也是为了能够衬托出相应的釉色,使其更加自然。
青瓷的的制作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两次高温烧制,烧制过程中不仅会让器具成型,还可以看做是一次高温杀菌消毒的过程。所以青瓷杯不仅美,还可以让我们放心的用其饮茶。建盏仙子已为大家备好各式精美的青瓷杯,期待大家前来选购品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