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梅子青了。
江南之地多产青梅,二三月看花,五六月摘果,都是舒心愉悦之事。
青梅的颜色与叶色近,躲在叶下不容易被发现。细看,青色中透一些白,在雨后初霁的细碎阳光里尤其好看。青梅成熟之时,恰是江南雨季即将到来的时候,又添了一层浪漫的气息。
宋代推崇淡雅之色,梅子青呈色青翠滋润,在青釉的色系中尤其受欢迎,有诗形容它是“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存世的梅子青瓷器很少,世人对它的喜爱又越发执着,所以把感情都寄托在茶器的仿制上。梅子青配茶,刚刚好。
梅子青,青瓷中的上品;而青瓷,是陶瓷史上辉煌的顶点。我原以为,青瓷不过是一种青绿色的釉下彩,类似于在白瓷胎或者黑瓷胎上,描了青绿的颜色,再用透明的釉使之发出油光。曾认为青瓷既没有白瓷的明净,也不如彩瓷的斑斓;稍逊青花瓷的典雅,也缺乏红瓷的霸气。了解青瓷才知道,经过1300度的还原焰焙烧,黄泥浆脱胎换骨,成了润泽如玉的青翠色,原先粗糙的胎面,将变得光滑细腻,触之如薄冰微凉。
夏日炎炎,茶事最宜。备一套梅子青的青瓷茶具。只消看一眼,一股清凉感便扑面而来。
梅子青的青瓷,第一眼就令人想起初夏之时细雨绵绵之中垂于枝头的青梅,扑面而来这种青涩典雅的气息,最易勾起青春年华的记忆吧。
青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
梅子青釉色以灰为基调,灰中带绿、见蓝,釉层肥如凝脂,釉面温润莹澈,其美难以一眼看穿,其韵难以言状。
梅子青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是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
从釉色来看 ,成熟的梅子青色泽清澈碧绿,晶莹润泽,杯底厚釉堆积处呈现出青瓷特有的“蚯蚓走泥纹”。
再看外壁,真正展现出了龙泉窑独特的浮雕技术:它不像耀州窑锋利的深雕技法,而是属于阳刻浅雕, 刀法圆润,绽放的梅花、细腻的花瓣,呈现出挥洒自如的运刀技艺。
整体造型优雅大方,捏塑灵秀婉约,浑然天成的釉色、独树一帜的风格,尽显作者对实用价值、精神与审美情趣的追求。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梅子青不仅符合古人“以青为贵”的审美,也更凸显了大自然的明净。由于烧成温度高,釉层清澈透明,釉色青翠,如同翡翠琢成。
正所谓“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梅子青不但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也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更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意蕴。
现代人追求简单生活,而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器形优雅、釉色纯净、图案清秀,说的不也正是我们的梅子青瓷吗?想要了解更多与品茗杯相关的资讯,关注建盏仙子,更多精彩等着你。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