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中国陶瓷千年绝活:它满身是缝,却滴水不漏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喜欢的瓷器不小心碰撞了一下,或者摔一下,要么直接破碎,要么就出现一条条细纹,不管是那种,都注定其不能再使用。然而,却有一种瓷器,满身是缝,却滴水不漏,甚至还是中国陶器千年传承的技艺,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传说古时,浙江龙泉青瓷世家有兄弟二人烧窑,哥哥的烧窑技术比弟弟高明,招致了弟弟的嫉恨。为破坏哥哥声誉,弟弟偷偷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添加了许多草木灰,想让他烧出坏的瓷品。被蒙在鼓里的哥哥照常烧窑,烧好后开窑一看,满窑瓷器釉面全部裂开了,但裂得很奇特,有的像冰裂纹,有的像鱼仔纹,还有的像蟹爪纹。哥哥看到这些,傻眼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将这批瓷器拿到市场上准备低价处理掉。谁料,人们却对这种带有裂纹的瓷器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抢而空。从此,哥窑瓷器名扬天下。

 

  闻名世界的宋代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密麻而又均匀分布的自然裂纹——开片。她不像其他的窑和瓷器那么光滑平整,反而裂纹密密麻麻,快要裂开了一样,人们仿佛几乎能听见她正在开裂的“嘶嘶”声,正是她的这些精密难以模仿的自然裂纹,让她比其他的窑、瓷更加优美,更加出彩,更加珍贵。她就像一颗夜明珠,只能远远观看她耀眼的光环,却无法目睹她真实的风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龙泉青瓷迎来发展的春天。1957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要恢复历史名窑生产,尤其要恢复龙泉窑和汝窑生产。随后,国营龙泉瓷厂在龙泉上垟村成立,并组织八位仿古青瓷的老艺人进行青瓷仿古实验,紧接着浙江省工业厅组织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浙江省轻工业厅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龙泉青瓷开展研究,最终使中断已久、技艺近乎失传的龙泉青瓷釉料配比方法等得以基本恢复,为当时以生产白瓷和高级细瓷为主的瓷厂之后全面转为青瓷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小春,1964年2月出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龙泉上垟人,出生于青瓷世家。其父叶时金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直跟随祖辈,以制作青瓷为生,从事青瓷技艺已达50多年,配制胎釉是他的特长。哥窑“冰裂纹”的研制成功受到政府和多家新闻媒休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2004年11月 “青瓷冰裂纹及其产品的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扎02120521.3);哥窑“冰裂纹”的发明成为龙泉青瓷史以来获得创造发明专利第一人。

 

  盖碗口部外撇,出汤时方便拿捏不烫手指;碗底曲线,冲汤时方便茶叶反转充分受热;盖钮下凹应和手指按压,底托中心凸起,可扣住碗底圈足不至滑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冰裂纹的形成对于青瓷的制作工艺要求极高,这款冰裂竹节杯冰裂图案清晰且自然,整只杯子充满时尚感。让人一眼看上去就非常喜欢。

 

  禅定(meditation), 也称沉思、静坐、打坐、冥想等。禅定先决条件是万缘放下,搁置一切不必要的攀缘和杂念,以便集中精神,用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进行修习。“禅”是外不着相,“定”是内不动心。叶小春老师的这只冰裂禅定杯器形古朴大方,线条流畅,冰裂纹理清晰自然,是青瓷杯中的佳品,也是馈赠亲友的首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冰裂纹的形成对于青瓷的制作工艺要求极高,这款冰裂竹节杯冰裂图案清晰且自然,整只杯子充满时尚感。厚重的胎体,时尚的器形,用其品茶,定会带给人不一样的美好体验。

 

哥窑瓷器的烧制工艺极为繁杂,它成器后那种浑然天成的开片及裂纹即便是由经验丰富的老道工匠操控,也无法完全呈现预期的艺术效果,所以也就非常珍贵。想要了解更多与品茗杯相关的资讯,关注建盏仙子,更多精彩等着你。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