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青瓷的人都知道,青瓷之气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而在对青瓷的审美中,一件青瓷如果突出地展现出气韵的话,例如:王者的大气,皇家的贵气,君子的正气,大家闺秀的秀气,作品的灵气等等,形成了“气候”即为有品,这件青瓷也就充满了生命力,有了灵魂。
巴黎市长:龙泉青瓷是中国的“雪拉同”
传说16世纪晚期,当时巴黎市长的女儿结婚,一位阿拉伯商人为表示祝贺送了一件来自中国的龙泉青瓷。当这件优雅温婉、翠绿剔透的瓷器出现时,惊艳了所有在场的嘉宾,但却没有人知道这件瓷器的名称。
当时正好舞台上在表演舞剧《牧羊女亚司泰来》,市长发现男主角雪拉同穿着的服饰碧青华丽,与眼前的这件瓷器非常相似,于是兴奋地大声嚷道:“雪拉同,中国的雪拉同!”
从此,中国的龙泉青瓷便以雪拉同之名蜚声法国甚至整个欧洲,被当时的社会名流当作珍贵的礼物互相赠送、价比黄金。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龙泉窑的青瓷技艺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
龙泉青瓷品茗杯工艺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施釉和素烧、装匣、装窑、烧成八个环节组成,其中施釉和烧成两个环节极富特色。坯件干燥后施釉,可分为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厚釉类产品通常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如此反复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层以上,然后才进入正烧。素烧温度比较低,一般在摄氏800度左右。而釉烧则在摄氏1300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温、控温,控制窑内气氛,最后烧成成品。
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迄今为止,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全球第一个且是唯一一个入选人类“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青瓷杯品鉴
盖碗,茶桌必备茶器。董炳华老师的这款牡丹盖碗造型优美,胎骨厚实,淡雅庄重,釉面呈半乳浊状,釉色淡青之中显粉白,含蓄沉着,温润犹如青玉。杯内明亮清澈,细小的斑纹增加了杯子的灵动性,让其看起来如覆层水膜般。杯身虽然空间有限,但绘制的牡丹花图案却栩栩如生,宛如天成,让人百看不厌。
严少英,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爱明先生。此款青瓷杯以传统工艺烧制,线条流畅,器形规整。外壁釉色青翠,内壁自然形成的蚯蚓走泥纹别具观赏性。杯身手工刻绘的潮汐图案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笑看云卷云舒,淡观潮起潮落”严少英老师的这款潮汐青瓷杯就将这种心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叶小春老师擅长制作哥窑冰裂纹青瓷,而这款冰裂直口杯更是其代表作之一。简单的器形,自然形成的冰裂都给这只杯子增加了卖点,让人看一眼后就很难忘记,是青瓷杯中的佳品,也是馈赠亲友的首选。
青瓷杯一般都是选用对人体无害的矿物质的釉料,在细节之处彰显上乘工艺,经过1300℃高温炉火烧制,质感温和,取天然材质,无添加任何化工原料,过茶水之后,不会在杯面上留有茶渍,久用如新,是健康生活的首选。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