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喜欢宋代老盏,一是因为它具有客观的收藏价值,二则是因为其自带的古韵,是新盏怎么都比不了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古建盏与真品古建盏做得近乎一致,这就让诸多喜欢古建盏的盏友开始头疼。什么样的宋代老盏值得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种宋代老盏的鉴别方法。
宋代芝麻花老盏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烧制出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八十年代初日本人经过反复试验,烧成与宋代建盏十分相似的产品。地球是圆的,这些信息又传回了中国,所以兜兜转转的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又引起了一场建盏复古风。仿古建盏也成为市场赝品群中的新成员。所谓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经济的驱使下,仿古建盏采用的材质和高科技技艺都与古代真品建盏的几乎一致,因此很多的仿古建盏常能在琳琅满目的市场中以假乱真,但是仔细观察,还是可以辨别建盏的真伪。
宋代兔毛丝斗笠盏
一:看外观(造型)。 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高度5-6、圈足2-3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仿制品的外观过于规整,胎釉稍薄,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比宋代的“盏”尺寸略大一些,过份灵巧,古韵不足。
二:看胎体。宋代建盏[1] 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这些残迹有的由于和胎土烧结在一起,所以很难将之去除。仿制品的胎土由于配料和加工手法与宋代有别,胎土加工过细,胎也修得过于整齐,胎壁稍薄,外观修得弧度过圆,底足挖得稍深,加上由于烧成条件与古法大为不同(仿制品不可能用龙窑和用松木等木料来烧制),因此仿制品的胎呈色较淡、细,没有宋代的那种粗、紫、黑、坚硬的沉重感。
三:看釉。在“兔毫盏”1310±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
但是,有学者表示,日本人仿制的建盏与中国宋代的有高度的相似性,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无论是釉色、纹理,还是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辨别建盏的真伪又变得艰难起来。自古以来,日本就吸收中国的文化并加以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日本文化,有时候甚至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完美逆袭。建盏是宋代的饮茶文化,迎合了宋代的审美观念,虽然也曾在历史上淹没过。万物的兴衰,都有自然的轨迹,我们也不必诸多感慨。
想要了解更多与建盏相关的资讯,关注建盏仙子,更多精彩等着你。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