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唐诗如酒,宋词似茶。区区八个字,就道出了诗词各属的气质,宋代是我国陶瓷工艺和美学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与宋代点茶、斗茶的流行密切相关。建盏做为最理想的斗茶器深受宋代茶人的喜爱,也是当时吟咏最多的茶器。
宋徽宗赵佶精通书法、茶道。由他著作的《大观茶论》里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
对兔毫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宛如兔子身上的毛发,二说市宛如兔毫毛笔笔头的形状,无论哪种,基本上判断优劣的标准都遵循宋徽宗的这句“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条达指的是兔毫丝应从口沿处一直下垂至盏的底部,布满整个器壁。
宋徽宗曾经在《宫词》赞曰:
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可见当时建盏深受皇家喜爱。低调而变幻莫测的釉色适应送人的审美。从上至下成为宋代茶器的最顶峰。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斗茶时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曰:
黄金碾畔绿尘飞,
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
斗茶香兮薄兰芷。
范文正公这首诗全名《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简称《斗茶歌》,堪称有宋一代茶诗的奇制,远承卢仝《七碗茶诗》,后开杨诚斋《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黄山谷《煎茶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著名诗人黄庭坚与诗友品茗斗茶中,即席赋诗曰:
兔盏金丝宝碗,
松风蟹眼新汤。
他还在还在《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诗中这样赞美建盏:
鹧斑碗面云萦字,
兔褐瓯心雪作泓。
不待清风生两腋,
清风先向舌端生。
我们可以从黄庭坚的字里行间中品出当时,用建盏沏茶所产生的那些云淡风轻,悠然自得的情怀,也从中窥出宋人对建盏的偏爱。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词中一再提到兔毫盏。他在《以六一泉煮双井茶》诗中写道:
鹰爪新茶蟹眼汤,
松风鸣雪兔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
故有涪翁句子香。
这首诗中写的是诗人用六一泉水煮双井茶的场景。诗中用了大量的描写字眼,文字很优美。诗中的鹰爪,就是指细嫩的双井茶。松风鸣雪,指煮茶的声音以及茶汤上的茶沫。兔毫霜即茶芽上的白毛。在煮茶过程中,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在滕王阁上煮茶饮茶。
公元1178年,陆游被朝廷贬到武夷任武夷冲佑观主持时,时常用建盏斗茶,以文会友。他对建盏赞誉有加。他在《闲中》一诗中赞道:
活眼砚凹宜黑色,
长毫瓯小聚香茗。
当时,茶道生活风行,诗人在斗茶中,认为用建盏斗茶最适宜。尽管兔毫盏瓯小,但斗出的茶香令人叫绝。
誉美建盏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做《送南屏谦师》诗曰: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他对建盏情有独钟。1089年,他到杭州任知州时,在西湖北山葛岭寿星寺小叙。苏东坡深知谦师点茶有道,品饮了谦师亲手点的茶,更觉谦师茶艺高明,于是当场做诗《送南屏谦师》,以示庆贺。
此外,最早督创小龙凤团茶饼的北宋名臣蔡襄在赞誉建茶的《北苑十咏·试茶》咏道:
兔毫紫瓯新,
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花,
云闲未垂缕。
蔡襄为“宋四家”之一,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这首诗里所分享的建盏试茶,更是淳淡婉美,试茶的美好景象历历在目。
世人只知道陆游的诗大多抒发慷慨激昂,却不知他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器物的诗也独出心裁。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 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陆放翁也爱茶,更爱建盏,其诗中多数都提到了建盏。
《试茶》
北窗高卧鼾如雷,谁遣香茶挽梦回?
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
北窗高卧酣眠正浓,醉入梦乡,如何能使沉睡的人醒来?答案恐怕只有香茶了吧。在建阳这盛产名茶和名盏,雪白一样的茶沫搭配着色彩变幻的盏,才不失为世间最为精巧之物。黑盏白茶,美玉无瑕。
《闲中》
闲中高趣傲羲皇,身卧维摩示病床。
活眼砚凹宜墨色,长毫瓯小聚茶香。
门无客至惟风月,案有书存但老庄。
问我东归今几日,坐看庭树六番黄。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待客之道“杯盏茶碗”。而这句诗巧妙地说明了盏对茶的作用,就恰好似砚对于墨的一个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在此作为对比,甚为奇妙。得亏于诗人才思妙笔,才能生出建盏奇美之花!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