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奇怪,古代的杯子为啥都没有把儿?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中国古瓷器造型多样,单单是瓷杯就让人眼花缭乱,鸡缸杯、压手杯、高足杯等等,杯型多样,各有不同。但你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瓷杯基本都是小杯,而且基本上都是不带把儿的。

  有些人就忍不住问了:“带把儿的瓷杯明明很常见啊,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吧!”小编想说的是,如今我们能见到的带把儿的杯子,其主要概念来源于西方。真正的中国古瓷杯,是讲究不带把儿的,这是为何呢?别急,请听小编慢慢道来。

古人对茶具十分讲究,在唐朝时有二十四器,在宋朝有十二茶具,明后以壶、杯、炉、注为四要。四千年茶文化,孕育出中国人独有的气质和心境,每一位爱茶之人,都有一份优雅充实的时光,一方安然闲适的心境。“洗墨鱼吞砚,烹茶鹤避烟”,对茶器的讲究,让喝茶不仅是解渴静心,更成为一种美的享受。一款香茗,细细拈来置于壶中,冲泡烹煮后,配上精致杯盏,茶汤与杯型、釉色相映成趣,乃最雅致之事也。

  那么为什么中国大多数的杯子是没有“把”的呢?

  不美观

以盖碗为例,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如果仅仅是一个手柄不仅没有寓意,也不美观。

不方便

  茶盘中需要摆放各种茶具,如果每个杯子都有手柄,则放置起来不方便,会相互碰到。另外,茶具是非常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器皿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用途和位置,相互制约而互不干扰,体现了“律”的文化内涵。既然是“律”了,重复的设计自然不会出现太多。

不实用

大多数的茶都是需要用沸水冲泡的,如果是带手柄的杯子,饮用时手会感受不到茶水的温度,不免烫伤;而没有手柄的杯子,人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茶杯,进而判断是否可以饮用。

  欧洲国家的茶杯为什么都有“把”呢?

这个还要从中国的盖碗说起:

宋朝的《演繁露》里是这样记载的: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

盖碗的底托是可以防止烫手的,但是在中国的茶和瓷器进入英国的时候,我们解决水温的盖碗的底托并没有被带过去,因此英国只好把茶杯做成甜酒奶杯的形状,添上一个手柄来解决茶水太烫的问题。后来茶托传入英国的时候,英国的茶杯都已经开始带手柄了,因此就形成现在的样子了。

  英国的茶杯

另外一个原因当然就是本土文化的影响:

欧洲的茶杯,源于金属酒杯,一般是银或者锡的。这种金属材质的茶杯导热性较好,饮用茶水时会烫手,所以大多有“把”,而且是双“把”。

说到底,文化的交融中,还是会透露出最初的文化底蕴。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