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想喝一杯好茶,就要有一套好的茶器,很多人觉得现代茶器过于繁琐,殊不知,在古代,茶器的种类更多。据《云溪友议》中的说法,“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也就是说,古时候的茶具至少也有二十四中种,比今天可要多出太多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几个古代茶桌上常见的茶器。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的《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则有“茶坞、茶人、茶荀、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种。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中说“茶人负以采茶也。”连茶园和采茶人都包含在了茶具之中,你就可以想象古时候的茶具是一个多么宽泛的概念了。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代的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其中有“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一句,由此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
“茶舍”并不是茶室,而是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皮日休在《茶舍诗》中说“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梅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中描写出了茶舍人家焙茶、碾茶、煎茶、拍茶的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唐代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陆龟蒙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有人登门拜访也不肯见,不骑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之时,自称为“散人”。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中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宋南渡后被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在《压波堂赋》中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候,人们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中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极为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以小火烘制,这样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等等等,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