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瓷器的款识大多刻划或模印在建盏底部,现代的建盏作品同样采用这种方式,建盏的款识大致可分为文字款、姓氏款、数字款、年号款、花押款及其他款。
①贡品款:贡品款即为专门进贡烧制的建盏的底款,是一种民烧官选,择优进献的制度。建盏作为民窑,性质与官窑不一样,是由于产品质量上佳精良而被列入生产窑口的,属于"有命则贡,无命则止"的类型。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晚期窑址都有出土贡品款器皿,可以证明建窑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烧制贡品。
常见的贡品款刻"供御"和模印的"進琖"铭,其中市面上最为大名鼎鼎的便是"供御"款,为镌刻;近几年也发现部分镌刻的"進琖"的模印的"供御"标本,不过还是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此外,由于烧制者的文笔功底差距,导致了镌刻款识的差异极大,宋盏后期贡品便逐渐向模压的"御""聖"等铭文款转变。
釉色浓黑,窑变斑呈老龟甲状,独具特色,故有鳖裙釉之称,底部印楷书「進琖」款。
胎体匀整,器型饱满,口沿略外撇。通体施深褐釉,底部印楷书「進琖」款。
②姓氏款:姓氏款也较为常见,如"李" "孟" "张一" "王" "杨" "陈" "陈七" "詹" "叶" "金" "池" 等,均为手刻。
在宋代,建窑采用长达135.6米的龙窑柴烧,创下了全国最长龙窑记录。烧制建盏的规模如此之大,据悉整窑约可烧制十万件盏,这在当时一家工匠是很难掌握全局负担的起来的,极大可能是很多家户一起合烧,几家的盏坯放在同一个窑里面烧制,釉色花纹出现重复的概率便愈大,于是用不同的姓氏标明避免分不清自己制作的盏是哪只。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