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

吴永宽:在艺术中铸就紫砂壶的魅力建盏名家作品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吴永宽本是江苏徐州人,在学校毕业之后来到了宜兴陶瓷采购供应站。原本学习广告装潢的人来到了一个和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的单位,却是令他万分的欢喜。来到了紫砂的故乡,拥有了和紫砂艺术品亲密接触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机会,甚至可以经常观赏到各地大师的作品。尤其是紫砂壶上各种陶刻装饰,与他所学的美术艺术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震撼和惊喜。

在更多的了解到紫砂的艺术魅力之后,吴永宽渐渐地不满足于独自一人的把玩和赏析,他开始广觅名师,拜师学艺。他想要更加深入的领悟陶刻的神秘魅力,慢慢地生出了用自己的所学用于紫砂艺术的“痴望”。幸运的是,吴永宽以自己的真诚打动了陶刻名家,他先后得到了陈宏林、蒋琰滨等人的悉心指导。

紫砂陶刻是以刀代笔,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诸艺术融于一体的艺术。吴永宽在学艺的期间,对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勤加练习,品尝汉字书写的无穷奥妙,以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对国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在紫砂壶上的应用都细细地揣摩,或工笔,或写意,感受其中的意境,领悟内中的含义。

陶刻艺术并非简单的把书法、绘画、金石、图腾等在紫砂器上的搬移再现,而是要根据紫砂器皿的形体特征做出相应的设计安排,否则就不能成为陶刻艺术,而只是某人在紫砂器上留下了笔墨而已。吴永宽自己制壶,自己书画,自己陶刻,将陶刻艺术和紫砂壶完美的融合,在紫砂壶的舞台上,彰显陶刻诗情画意的妙曼身姿。

紫砂传统茗壶因为其恒久的艺术魅力而万古流芳,历代的紫砂艺人在继承紫砂艺术的同时,都不约而同的对传统茗壶进行时代的创新,让它的艺术生命历久弥新。热爱古典文化的吴永宽,用传统文化来装点传统紫砂壶,以古饰古,碰撞出了别开生面的艺术火花。

取材于传统的青铜器造型的《四方传炉壶》,方中寓圆,端庄高雅,深厚的颜色又体现出高贵厚重的历史感。在暗红的壶体上,作者大胆的选用白色的“画笔”写诗作画,一幅《枇杷山鸟图》,成熟的枇杷鲜活诱人,枝头的鸟雀盯着鲜果,尖喙微张,正欲展翅飞去一尝果子的鲜甜,整个画面疏密有序,对景物的刻画自然生动,静中有动,妙趣横生。线条刚柔相济,在继承了古朴的意蕴之外,又呈现出现代美术的画面感。壶身对面几个篆体的古字,行笔圆转,庄严秀美,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山林作伴,风月相知”,是一种率真洒脱,乃至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此壶在壶体和装饰上用冷暖两种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视觉上强调了空间感,又给人一种活泼的跳跃性的动感,在观赏此壶时,同时感悟其中丰富的内涵。

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令人目不暇接,而石瓢壶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至今长盛不衰,一直是紫砂爱好者的心头之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管时间如何变幻,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永远是不可替代的美人的代表。吴永宽在他的《六方石瓢壶》上,用四大美人作为装饰,用美壶和美人像比拟,这不仅是审美的对比,更具有文化范畴的深刻寓意。

吴永宽心中燃烧的艺术火焰,让他对艺术的追求执着而热烈。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基础,他的陶刻艺术功力深厚,内容丰富,在紫砂壶上的小小方圆之地,他的刀笔之下,是对诗书画意的再现,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意趣融进紫砂壶的风采神韵之中。随着年复一年的创作和实践,吴永宽渐生起了开创拓新的念头,他想要进一步拓展紫砂陶刻的艺术范畴,用更丰富多彩的方式表达陶刻的艺术魅力。

  他开始尝试用浅浮雕的技法运用在紫砂壶的创作上。他在《浮雕龙凤呈祥壶》上,用浅浮雕雕琢的“牡丹图”,一朵盛放的牡丹铺满了整个画面,让人一目了然,简练准确的刀功在轻薄的画面上,勾勒出了花瓣重重相叠的层次感,打破了平面单调的设置,具有立体的视觉效果。轻而准的刀法,简洁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让人在视觉上形成节奏感和韵律感,既是长久的观赏,也不生厌,只会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感受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端庄。对于牡丹精巧细腻的雕琢,与壶上凤嘴和龙把的简洁抽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具体到抽象,从详尽到简略,达到了整体上的和谐和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古典风雅的美感。

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吴永宽在“集古轩”中步步精心,集古今文化的精髓,宣紫砂陶刻的魅力,在紫砂壶上,用锋利的刻刀纪录下笔墨的文质雅韵。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1YKd8U.png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