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徐秀棠卷》首发式暨徐秀棠紫砂精品展上,展出了徐秀棠的精品力作70余件,不仅有《四大金刚》、《坐八怪》、《前情后趣》等紫砂雕塑和壶的代表作,也有《乐》、《寿》、《康》、《宁》等新作,其艺术魅力令北京的紫砂爱好者和收藏者深为叹服。
“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吃紫砂饭。”
徐秀棠从事紫砂陶艺近60年,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独到见解。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一等奖,并被多家海内外博物馆收藏。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于去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从娘肚子里就开始吃紫砂饭。”徐秀棠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他1937年出生于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太爷爷、爷爷、父母都是从事紫砂相关的行业。1954年夏天,徐秀棠初中毕业后,师从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先生学习,并进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在学习陶刻之余,他用紫砂泥为任淦庭先生捏了一尊半身像,看到这尊像的人都说太像了,任淦庭先生也非常喜欢,并对他捕捉神态与造型能力大为赞赏。正是这尊小小的半身像,成为改变徐秀棠命运的第一个契机。
1958年,国家轻工业部举办民间雕塑研究班,宜兴紫砂工艺厂分到了一个名额。很多人立刻想起了徐秀棠做过的任淦庭像。就这样,他参加了在中央工艺美院举办的这次研究班的学习。在这里学习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师,班上年纪最小的徐秀棠,有了一个难得的博采众家之长的机会。由于表现出色,为期两个月的研究班结业后,徐秀棠又被送到了中央工艺美院“泥人张”工作室,跟随“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景祜学习。
“人的一生往往由很多机缘决定的。一方面要努力,在努力之余,能够抓住机缘,命运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谈及这段经历,徐秀棠感慨良多。
“在‘泥人张’工作室,我对中国传统的民间雕塑手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来参加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雕塑创作时,我又系统地接触了解了西方学院派的雕塑技法。这两段经历,为我的紫砂雕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秀棠告诉记者。也正是从那以后,他开始主攻紫砂雕塑,加之其出身紫砂世家,他的紫砂壶艺、陶刻功底也十分深厚。
“学艺是一生的事情。”
《雪舟学画》、《萧翼赚兰亭》、《饮中八仙》、《观音》、《十八罗汉》、《禅》、《尊者系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虚怀若谷、志在四方》、《先贤系列·始异陶僧、供春、邵大亨、徐友泉、黄玉麟》……在徐秀棠的作品中,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每一件都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怎么能够和时代结合起来予以表现,是必须要下很大功夫的。”徐秀棠说,他认为,工艺美术不能师傅教什么你就做什么,必须要把老题材跟时代理念结合起来。
“所以在徐秀棠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传统跟着时代走的影子,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的新元素,可以看到接受西方理念的影子,但同时这些又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承露轩艺术馆馆长薛平告诉记者。
“徐秀棠的紫砂雕塑形象质朴传神、情感真诚细腻。这在徐秀棠塑造的《雪舟学画》中可见一斑。”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邱春林说,徐秀棠真诚细腻地塑造了“雪舟”的形象,让人在认识“雪舟”之际,也不难领会到徐秀棠早年的成长环境和他的个人抱负。
近年来,徐秀棠的创造力不减,仍是佳作迭出,而且更融入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比如组作《乐》、《寿》、《康》、《宁》。徐秀棠说,以前总说福禄寿,其实有多少钱又有什么意义。健康和平安喜乐才最重要。他告诉记者:“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我不去评价别人怎么样,自己可做、该做而又能做的事,做好就好了。南怀瑾先生的‘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也算我的人生感悟吧。”
“从小父母教育我的是,人活着,不要偷懒,力气用完了,睡一觉又来了;人生如爬山,认准了山头往上爬,不要三心二意,总觉得此山没有那山高。学徒时,张景祜先生教导我,学艺是个艰苦的过程,是一生的事情,不要梦想一举成名,要功成名就,就要等到瓜熟蒂落。顾景舟老先生教育我手工艺既要练就工艺制作手法,更要加强传统文化学识的修养。我的座右铭‘泽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自成高’,也是我恪守的人生信条,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徒弟。人没有一点精神造就不了人才,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对紫砂我有一份责任。”
“我走到今天,很多时候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徐秀棠说。1987年,50岁的他离开了国营的紫砂工艺厂,转到乡镇企业的紫砂二厂,建立了雕塑分厂,投身市场经济的舞台。
在当地,离开紫砂工艺厂,他是第一个;买地盖陶庄,他也是第一个。1996年,徐秀棠带着家人和徒弟建成了宜兴丁蜀镇规模最大的紫砂工坊——长乐陶庄。如今,占地30亩的长乐陶庄,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著名景点,也是徐秀棠创作和传承紫砂技艺的基地。在这里,徐秀棠保留和展示了制泥、做壶和雕塑、烧窑等一整套最传统的手工陶艺工序流程,还按原貌复制了一座长达20多米的传统紫砂龙窑,除了用来展示古窑的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外,其余部分还可以用来手工烧制紫砂。“如今烧制紫砂都用液化气、电窑了,便于掌握火候,但传统紫砂工艺是一种文化遗产,我们要把传统的方式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历史责任。”他说。他不满足于陶庄只是一个工坊,而是要将陶庄建成浓缩千年宜兴紫砂历史的紫砂博物馆,将陶文化、紫砂文化和徐门紫砂佳作陈列融为一体。
徐秀棠是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是文化部授予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了责任二字,在他看来,履行好责任是他现在最大的“责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紫砂的市场价格越来越高,日渐火爆的市场却给紫砂传统工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有些作品和产品充满浮泛之气,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以庸俗的装饰来媚俗世人。更严重的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现代工业手段对传统紫砂工艺的伤害日益明显。“紫砂工艺的基本工具就有100多种,每个工艺师又是根据自己的要求亲手制作,这些技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领悟,这在当前浮躁的社会气氛中很难做到。沉静的心态,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正是紫砂工艺的本质所在。新的东西、现代的东西层出不穷,但传统的东西却可能遗失。”徐秀棠担忧地说。
近年来,徐秀棠先后编纂出版了《宜兴紫砂珍赏》、《中国紫砂》、《紫砂泰斗顾景舟》、《徐秀棠说紫砂》、《宜兴传统紫砂工艺》等10余本紫砂专著。“在紫砂文化的传承方面,我是尽力在做工作。现在总觉得我们业内潜心紫砂文化研究的人还少了些。现在有时间就整理些资料,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要能有一点让人家可以记住你的东西,留下些作品、书籍,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他说。
如今,徐秀棠把很大的精力放在了培养紫砂技艺传承人上。他曾多次呼吁,紫砂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应该提高品位、上升层次。“我自己经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后,感到理论指导下的再实践,是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宜兴紫砂工艺要传承、要发展,都应该在人才教育与培养上做文章。”他说,宜兴要有自己的紫砂(陶瓷)本科教育专业,宜兴要有自己的紫砂(陶瓷)专业本科院校。“这不仅对宜兴、对江苏长远发展是好事,对中国千年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