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探访景德镇古窑守艺人:百练青花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China一词在世界认知上一直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与“瓷器”密不可分,而说起瓷器,我想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景德镇和青花瓷。自元代景德镇繁盛以来,经历了历代战火以及工业化的洗礼,景德镇的窑火从未熄灭...

我有幸来到了景德镇著名的古窑,从手工制瓷作坊开始,亲眼目睹了从拉坯、印坯、利坯、画坯、施釉等一系列步骤,更是有幸见到了被誉为“景德镇四大名瓷”的青花瓷、玲珑青花瓷、窑变和粉彩,见证了它们的制作过程,看到了那些老师傅出神入化的功力。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记述制瓷工艺之繁多:“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所谓七十二道工序,包括采矿、淘洗、制不、练泥、陈腐、拉坯、画坯、施釉、烧窑、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

许多老师傅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制作陶瓷,并且一辈子专攻一道工序。我不敢想像,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坚持的过程中会有多少次动摇,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华的时代里,也许,这也就是在这样时代里,我们越来越迷恋这样复古的原因,其实我们所迷恋的,就是这样的心意,一种融入爱的职业,将掌心的温度融于器物,一种坚持,一种执着……

 

甬道上用碎瓷片拼成了圆形的图案,中间则是瓷器盛产的三个朝代,“元、明、清”的点滴介绍

青花瓷(英语:blue-and-white porcelain)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常简称青花(blue-and-white),也用来指代该装饰工艺。该品种清新明快,质朴大方,不仅是工业化之前影响最广的瓷器,还被视为中华民族审美理念的代表。

标准青花无疑诞生于元代,《格古要论》曾提及青花。因其成书于洪武年间,去元未远,可以推测元代当有烧制。吴仁敬指出江西南丰窑‘器多青花,有如土定等色’,首倡该观点,直至1952年,大维德花瓶被确定为至正十一年(1351年)之真品,国人才普遍接受元代出产青花。此后不断发现存留至今的实物,又在景德镇湖田窑遗址出土可以相对应的瓷器残片。元代青花已经十分精美,纹饰绘画技法娴熟,青料发色纯正,烧造技术成熟,已经完全符合现代青花的标准。

明代被部份学者视为中国瓷业的最高峰,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青花。文献记载的最早带有款识的青花器物就是永乐青花压手杯,且有实物存世,现藏北京故宫。明代青花仍有相当存量,很早就被后人珍赏研究。明代共有17朝,除去建文、洪熙、泰昌之外其余朝代均有传世或出土瓷器。

清代260余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青花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不仅景德镇官窑继续代表了中国瓷器的水平,民窑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顺治已经复烧官窑。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即将炼就之泥放于坯车上,借旋转之力,用双手将泥拉成。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是成型的最初阶段、雏形制作。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这位拉胚的师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炎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同行的肖老师在为王师傅做专访,我过去帮忙拍照,肖老师让我猜王师傅多大岁数了,我看着王师傅挺拔的腰板和矫健的身手,说“60?”,听我说这话,正在用木棍转动陶轮的王师傅抬头看着我笑了,肖老师拍着我说“王师傅已经78了”,我真的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正在拉坯,身手矫捷的老人已经78岁了。

后来聊天中得知,王师傅祖上五代拉坯,他的父亲是位很有名的拉坯师傅。他自小跟随父亲在窑厂里长大,耳濡目染。11岁那年,他便正式跟随父亲学习拉坯。

“学拉坯可不是件容易事,别看这小小的一个碗,背后饱含多少辛酸和泪水啊,我刚开始学那会儿,可没少挨父亲揍。”王师傅回忆起他的学艺经历时,感慨万分。出于对拉坯技艺的爱好,王师傅还是坚强的挺过来了,这一干便是67年……

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件事坚持一辈子,除了肃然起敬,我别无他想。

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转动的陶轮和飞舞的陶屑,还有师傅那布满青筋的手臂,虽然他们所做的只是一只普通的瓷碗,但我在心中,已然是至高无上的心血产物。

拉坯的时候会在底部留一点泥坝子方便拿着做活,但碗底部是要掏成中空的,方便留落底款这位师傅就是专门削碗底的,这位老师傅叫张华金,已经77岁了,这道工序稍微不注意,坯很容易会碎。

占香生老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岁开始学徒,擅长圆器刹合坯。今年74岁。

修好坯的瓷碗,师傅们会放在一个木架上,摆起一排,便会拿去晾晒。

那一天的阳光很好,而我也很有幸的抓拍到了这样一张,阳光打在师傅的身上,印在我的眼中满满的都是历史与传承的味道。

眼前的它们没有经过钢铁的轰鸣,而是通过手掌的温度被塑造成型,此时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温暖我心。

看着水中它们的倒影,如此的清澈,亦如匠人之心,专其所长,别无他物

这位画坯的师傅,是古窑的另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汪申芳。

师傅今年51岁,18岁开始学徒,30多年来专攻青花纹绘制,画笔运用自如,线条如行云流水,一只渣钛碗的文饰绘制只需25秒。

她的绝活是一手旋转碗,一手绘制,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一笔画出一个圆圈。

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用画笔蘸着青花料在坯胎上作画,是青花瓷器工序中最美的一处。长年的画坯,师傅的手已经有些变形了。

徐师傅的母亲从事画青花(传统手工制作)历经五十余年,她从十岁开始跟随母亲学画传统工艺,已30余年。徐师傅凝视着眼前的九层葫芦瓶,心无旁骛。

而徐师傅下笔那一刻,眼神中的关爱却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如果要给“匠心”这个词找到一个物化的解释,我想我找到了。

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

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看着万师傅专注的神情,我不敢弄出一点动静,生怕自己举动惊扰了这样完美的艺术创作。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这是人们对景德镇瓷器的形容。当把大师们烧制的瓷器放在白炽灯下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这就是历代手工匠人的传承,千年的积淀。

看了如此多的大师作品,同行的Tim也要去尝试一把,第一次就很赞哦!

蛋型瓷窑。明末清初景德镇首创,全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称柴窑。

镇窑,又称“柴窑”,夕阳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北宋欧阳修的《归田录》书中“汝窑花觚”时写道:

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稀有,得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

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

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粉翠胎金洁,华胰光暗滋,

旨弹声戛玉,须插好花枝。

据说柴窑“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沙泥为坯,足露黄土,滋润细媚,色异制精,为古来诸窑之冠,非后人所能伪为”。手指摩擦碗边,便能感受的到,于是,同行的小伙伴儿们开始积极尝试。

伴随着缓缓落下的夕阳,古窑里的师傅们开始收起晾晒的瓷碗坯。

守艺人,一份对历史的坚持,一份对工艺的崇敬,都化作一只只洁白的瓷碗,用出神入化的双手让泥土焕发出重生的璀璨光芒,守艺人,守的是一份心灵的澄净。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