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传世精品却如此稀少,这是为什么呢?

原产于中国的建盏,为什么在中国却传世精品稀少?建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茶具之一。它起源于宋代著名的南方建窑。北宋时期,由于皇室对黑釉茶盏的热爱,建盏就在当时成为了御用茶盏,宋代上层社会中也争相追逐。但是到了现代,这种曾一度被认为是当时人们精品之作的茶盏,却在中国传世很少,近乎绝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盏的烧制工艺

对于工匠来说,难度是非常高的,建盏釉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高温下会沿胎体表面向下流动。因此,对瓷釉的形状非常挑剔,严重限制了建盏的形状。不仅如此,建盏的烧制温度仅在1280~1350度之间,温差仅在70度左右。在古代技术条件没有现如今这么好的情况下,很难控制这么小的温差。这些仅仅还只是针对普通建盏的烧制难度。更不用提“兔毫盏”、“油滴盏”和“曜变”这些高级的建盏了,难度不言而喻。

 

二、建盏兴起的背景

建盏兴起于宋代,当时,社会经济十分发达,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继承自唐朝的茶道得以发扬光大。与唐代的茶道相比,宋代的茶道更简单,更精致。一场茶事,不仅要用各种茶具,还需要讲究各种程序和礼仪,整个过程都是精彩而精致的。建盏的“重、大、黑”正符合宋代茶道中“斗茶”的要求,故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合理的。

三、瓷器发展趋势

在建盏出现的同时,宋代的另一个名窑——汝窑,由于宋徽宗的爱戴,成为了帝御窑之一。此后,官窑逐渐兴起。在元、明、清时期,出现了釉里红、青花、珐琅彩、五彩等多种瓷器。

从烧成难度、时代背景和瓷器发展趋势这三个方面来看,相信大家可以大致推断建盏传世精品在我国十分稀少的原因了,总结如下:

1.建盏本身烧制难度高,不易烧制成功。

2.宋代以后,建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建盏虽然是一种工艺品,但也是一种实用的器具。宋代流行的茶道,带来了建盏的繁荣。元、明、清以后,茶道的精美程度有所下降,建盏就失去了实用性。由于不再需要这种实用的瓷器,很少有人会再去烧制这样一种难烧的瓷器,这项技术也就逐渐消失。

3.在与新瓷器的竞争中,建盏处于劣势,最终失败了。随着大量新瓷器进入人们的视野,与建盏相比,这些新瓷器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要,建盏的需求程度也有所下降,精品建盏的收藏数也随之降低。

现在,如果我们想看到传世建盏,我们可能只能去参观日本的博物馆了。不过,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如今已涌现出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建盏名家,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精品建盏现世,会给我们后人再现宋代的繁荣。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