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盏
黑盏是最普通的民用盏,存世量大。胎泥粗糙,制作简单。它是在生坯上只挂一层黑釉烧制,口沿和盏外釉下可见釉薄处所露的褐色铁锈。这种铁锈与上述金、银兔毫口沿的褐色不一样的。釉的颜色是铁与黑釉结合的颜色。釉面温润如玉,有肌肤出汗的感觉,手指写字,永不干涩。
二、兔毫盏
1、金兔毫盏
兔毫盏釉面莹润,底釉为蓝色亮釉,面釉是黄褐色釉,宝光柔和。黄褐色的釉在高温下顺着蓝釉垂流向下,随着温度的减弱而停滞,出窑即成为“金兔毫盏”。制作时先施蓝釉为底釉,再以少量的黄褐色釉涂在碗口,高温下黄褐色釉稀释流淌,逐成“兔毛”状态。这两次施釉均施于生坯上,在严格掌握温度的情况下才烧成的,温度高了或者低了都不能烧成兔毛状态。带“供御”款的那只金色兔毫美丽,金条柔长细蜜,当为专供皇家制作的金兔毫精品。
2、银兔毫盏
银兔毫是比较罕见的一种珍贵茶盏,宋徽宗所说的“玉毫条达者为上”即指这种盏。银兔毫茶盏的用釉独特,是在蓝釉上部施一种银色的釉。为防出现铁褐色,施釉之前在生坯上涂一层含铁分子少的化妆土。由于釉料配合技术失传,今人未能仿制。其它制作过程与金兔毫相同,但工序更为细致,成品殊为可贵。
3、褐色兔毫盏
褐色兔毫盏由于是为皇室制造,用工更为精细。先在生坯上上一层黑釉,再于黑釉上部涂一种独特的酱色釉。在湿胎碗底用竹刀刻出“供御”二字,笔画上有压刀泥和毛刺。
三、油滴釉盏
油滴釉是建盏名盏之一,很少有见传世品。有的建盏都是生胎上刷黑釉或蓝釉为底色,而油滴釉和鹧鸪斑釉一样是在生胎上刷上一层独特的釉。这种釉在高温之下某种分子聚合而成为“油滴”状态,这种油滴是在表面釉层中形成的。建窑“油滴”并不浮在釉层表面,是浮在釉层之中,是在釉的光膜之下。华北油滴分为两层,表面上的“油滴”呈雪花状态,用砂纸打磨后在釉层中隐约可见釉中的“油滴”。这两种不同的“油滴”是各用不同的釉而产生的。它们与建窑其它茶盏表面所用黑釉不同,但均在高温状态下釉汁不流动,口沿不脱釉,底缘不滴釉。
四、鹧鸪斑盏
鹧鸪斑盏制作难度极大,成品极少。鹧鸪斑盏需要在生胎上刷一层特殊的黑釉入窑烧制,但烧制技术要求特高,温度相差几度都不能成形。它们象似一种有生命的生物体,所谓“鱼找鱼,虾找虾”,找到以后又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高温下聚合的独特的釉浆两两斜斜相靠却不能溶为一体,独立却相邻互不侵犯。它们之间的缝隙只有零点零几毫米。至于那独立的较大的“鹧鸪斑”更是美幻无穷。放大镜观察,那诞生的千万个“鹧鸪斑”点每一枚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人物画。
五、曜变天目盏
中国没有曜变天目盏,日本有几只作为国宝收藏。曜变天目盏其实与其它建盏一样,用黑釉铺底在生胎上,点缀一些含有某种成分的釉,在高温下所产生的窑变。这种窑变色彩多呈蓝色,掺杂黄绿色,在特殊的光照下显得妖娆美丽。这盏并不神奇,但它的绝妙窑变却值得研究。建盏底釉有些是施蓝釉的,曜变天目盏特点是“天目”呈蓝色,因底釉的成分含有某种蓝的元素,在高温下那种元素被淡化了却又淡化得不均匀,所以出现了象眼睛一样的图案。这种盏和其他盏不同处还在于它是特高温烧成的,烧成温度大约在1330度以上。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