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间,建盏漂洋过海走进日本僧侣的禅房、被欧洲的收藏家视为宝物赏玩,第一名碗曜变天目被日本奉为国宝。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中国大地,作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和陶瓷艺术,中国的现代匠人,也走上了建盏烧制技艺的复兴之路。
1979年,由中央工艺美院、福建省科委、省轻工研究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组成的建盏复兴小组,经过2年艰苦研究与反复实验,终于在1981年,首次用传统龙窑柴烧的方式,复烧出仿宋兔毫建盏。这一事件标志了失传七百多年的技艺终于在中国瓷坛重现光彩。
建窑的恢复难度极大,是我国八大古窑系中最迟恢复的一个窑系。他们拿着老窑址的瓷片标本,在仅有的几篇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走遍了窑址周围的矿山,将采集的矿料与老瓷片进行无数次的对比分析,最终找到建盏烧制的秘密。
1981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轻工部陶瓷所,外交部总务司、上海博物馆、上海硅硼酸所等单位及专家,对复烧的建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只仿宋兔毫盏不仅神形兼备,其釉色、纹理、胎骨、造型等都达到了宋代建盏的水平,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并获得国家科技四等奖。
此后,建阳匠人们薪火相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研究新的配方及技术,在90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也都大获成功,逐渐走入市场。建阳水吉窑在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恢复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可以说是一场今人与古人间的对话,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探索中,匠人们用烈火与泥土窑烧出属于中国大地的光华与色彩。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