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浅析陆羽《茶经》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一)

一、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精行俭德”的思想,中国传统茶文化,首先的是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每一个人自省、自励,自我完善,塑造高尚人格,达到完美的精神境界,在此基础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陆羽《茶经》“茶者,一之源开篇就说,南方之嘉木也”,明确指明了茶叶具有俭朴、清淡、谦和、宁静的秉性。所以“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用“精行俭德”来指定宜茶之人。把茶品和人品结合起来,要求饮茶之人具有美好的品德。这是给茶人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这里精行俭德的含意就是“业精于行,以俭为德”,也就是行事要精细、认真、勤奋、求实,品德要俭朴、高尚、淡泊、“俭德”“精行”才能实纯正。

一方面,要通过现。说明了茶性与人性的相互关系。茶性为俭,人需要精行,就能达到俭德。在茶事活动中,从种茶、制茶、择器、备具到煮茶,都要一丝不苟,按照规程办事。推而广之,做人、做事都要按照伦理道德来规范。修身养性的人,只有通过精心、精细的茶事活动,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清静、恬淡和平衡,才能有利于心灵的纯洁,有助于形成完美的人格。

另一方面,“精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俭德”。制茶时的精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追求,俭德意在去奢崇俭,也是一种理想目标。以至于茶具也要以37石、为银则过于侈丽。这样,竹,木、陶等为之,“育华”也就达到“隽永”,精华的茶汤,才能与甘露、醍醐相抗衡。

只有精行,才能达到俭德。陆羽《茶经》在“七之事”中还提到了陆纳、桓温以茶崇俭的例子,进一步阐发了修身持俭、以俭育德的思想。也是让人们认识茶、利用茶,还必须秉承茶性,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

精行俭德意在让人们树立良好的茶德。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巳确认,并崇尚备至。“精行俭德”,便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之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

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廉美“德”乃其共性之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廉美”可以达到“和敬”,正是当代茶人对“茶德”内涵的最具代表性的确认。

在市场经济繁荣,而竞争的激烈的环境下,人们在功利生活中,生活节奏的紧张,难免产生浮躁、庸惰、焦虑等消极心理,我们如果能从茶文化中汲取营养,加强自身修养,以平和之心面对五颜六色的世界,追求自身的修养,用积极入世之志参与构筑和谐社会行列,我们的社会就可以和谐发展;

同时,如果我们在加强自我修养的同时,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以控制、化解,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的关系,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定有序。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陆羽《茶经》倡导的人际和谐的思想精华就是“精行俭德”,这种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文章来源于“鲁鸣皋”,部分图文整理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仙子删除,谢谢!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