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茗茶

建盏与中国茶文化

日本所藏的中国陶瓷,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藏品极为丰富。然而其中被定为国宝的八件,全部是宋元瓷器;八件之中,有五件是用来喝茶的茶盏,且都是与传统的青白瓷大异其趣的黑釉瓷;五件之中,又有四件都出自同一产地——福建建窑(位于今福建北部建阳县吉水镇附近)。

所谓的“茶盏”,是与碗外形相似而略小于碗的容器,敞口,腹部斜直,像一个倒置的斗笠。饮茶之时,茶水量不过茶盏的四成。宋代饮茶之风极盛,茶色尚白,建窑黑釉茶盏(又名“天目”)因为方便观看水色又兼具美感而备受推崇,成为皇家指定的贡品。其中最名贵的有三种:曜变盏,油滴盏,兔毫盏。

兔毫盏指在茶盏的黑地之中,有无数像兔毫一样的细线交相辉映;油滴盏指在黑地之中,有无数闪闪发亮的小圆点,如油滴浮于水面,烧制成功完全出于偶然,人力无法控制,也正因为如此,真正的油滴盏底部反而没有“供御”二字,因为窑工们送去上贡的是比较容易烧成的仿油滴(在黑釉上人为施以白釉),目前我国收藏的油滴盏都只有残片,日本却藏有十几件完整的油滴盏;曜变盏则更是偶然中的偶然,原作“窑变”,指该窑的变种,一百万件中才可能烧成一件,璀璨夺目难以形容,世界上仅存三件,都藏在日本,被视为国宝小心珍藏。

此外,在茶盏的腹部与底部相接处,会看到两三处流下来凝聚成珠的釉滴,这是高温烧造导致釉层熔融垂流,像刚刚才烧成,摸上去仍会沾手的样子。而且釉滴的位置,准确地控制在这腹部与底部相接处,没越雷池半步。这仿佛千年前的一瞬间被永久定格,使人抚之而心驰神往。

建窑黑釉茶盏是中国茶文化中末茶法登峰造极时的见证;然而自明太祖废止团茶,开后世直接烹煎茶叶之风,流行近千年的末茶法终于衰微,建盏失去用武之地,三百年的辉煌走到了尽头;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皆直接烹煎茶叶,甚至“不知末茶为何物”。今天云南的普洱茶据说继承了宋代团茶遗法,不过也只是将茶饼打碎煎着饮用,令人不无空藏美玉的感慨。

末茶法在中国衰微的同时(明初),却开始在日本日益兴盛,建盏重新受到推崇;到明末中国僧人隐元把煎茶法传入日本,才形成与末茶派对抗的煎茶一派。末茶之法在我国历近千年而衰,在日本至今不过六百多年,所以彼兴我衰的情形是不难理解的。建盏在日本受到长期重视也是很自然的事,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建窑油滴盏在我国尚无完器留存,日本竟藏有十几件;世上仅存的三件曜变天目都藏在日本;日本八件陶瓷国宝中有四件是建盏……等等。

万物的兴衰,都有自然的轨迹,我们也不必诸多感慨。即使只有书面记载,也不妨碍我们想象当年的风貌,更不用说能还看到硕果仅存的文物了。唯当心存感激与敬畏,了解器物背后牵连着的文化的来龙去脉,以及一些珍贵的细节,才不枉与它们相遇一场。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