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很多人都不知道建盏的束口线有什么用,你知道吗? 

玩建盏的朋友们都了解,建盏有四大器型,其中束口盏,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束口盏的盏口大都有一条“束口线”,它的出现,可不只是为了美而已,更是一种技术性、实用性的设计,如果古代可以颁奖的话,设计出这个器型的匠人,应该颁给他一个设计大奖。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这束口线到底有啥门道,别下次别人问起你束口线的作用,就只会说美啦!

考古与科学研究证明,烧制建盏的龙窑温度普遍较高,一般均在1300°以上,在如此高温下,如果是厚底薄口沿的型制,烧制过程中,口沿极易在高温中变形,而变成非正圆形状。

由此导致建盏釉面与装烧匣砵烧结在一起,造成残品率和整个烧制成本的提高。

通常的做法是拉坯时在大型建盏的口沿处加一圈稍厚的箍以达到增加口沿强度,降低口沿烧制时变形的可能性。

此种技术处理方式在唐代就有“唇口壁底”的碗盏器型与之对应,入宋后,这样的处理技法仍有延续,只不过足底略有变化。

不过此类盏的沿口外壁的突出部分拉坯后还需要修坯,修整整齐后方可进行上釉、烧制。而这样有束口线的建盏,口沿在拉坯这道工序时,就可以将这道外凹内凸的沟用手指拉出,减少修坯这个环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指沟”对建盏坯而言,由于该束口沟形状为曲面的环形,使得近口沿处的拉坯体结构有了预应力,因此在烧制的高温下,不易产生口沿的变形,提高了成品率。

而一般的圆口器,则如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多云:“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

束口线和宋代点茶关系到底是怎么样?

“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蔡襄《茶录》一文这样表述。

由此可见汤显然不是注满至接近口沿的位置,如果是汤水注至有些研究者所谓的“注水线”,则“环回击拂”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因为盏内汤面过高,搅拌旋彻之时,汤水必然会在盏心形成漩涡,在盏的中心部位产生一个盏心底,越往口沿液面越高的倒锥体的空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近盏沿的液面会升高,甚至会溢出口沿而飞旋溅出,故蔡襄认为“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按照前述宋徽宗 《大观茶论》之点茶法,注汤有七注之说,而在注汤过程中,随着注汤次数增加,茶筅的搅动渐趋缓慢,在整个过程中,点茶者始终要运筅搅拌茶汤,观察茶色,七次之注的多少、间隙,时刻在点茶者的观察与控制之中。

由此可见用一圈凸起的束口线作为注水的最终标线而提醒点茶者,显然是对点茶者技艺的一种嘲弄,况且茶汤为白色,盏为黑釉,黑白分明之下,焉有不知注汤至何处即止之理?

故此种束口若用于宋代点茶之法,被认为注水线一说存在明显的臆测和错误解读。

由于是结晶釉的缘故,建盏的釉面光滑,其表面斥水极强。这就容易导致在点茶或斗茶时,注入汤水时,汤水很容易沿着沿着盏的光滑内壁而冲出茶盏。

有了束口线,即使偶尔失控时快速的冲点,也不必担心高温的汤水冲出建盏的口沿。因为沿着盏内壁由盏底向上的水在束口处被改变了流向,同时也降低了流速而回落在盏中。

同理,在点茶时,茶筅的快速环回搅动,也会使一部分靠近盏壁的汤水液面升高,容易溅出,束口线便极大避免了这些意外的发生,使得茶汤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击拂。

由此看来,束口线的主要功用是止溢,这条线不应该叫”注水线“,而应叫”止溢线“则更恰当些。

综合以上三点,建盏的束口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器型设计,从成本控制角度上,它减少了口沿修胚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从烧制技艺上,由于特殊的曲线结构,降低了口沿在高温烧制时变形的可能,增加了成品率。从使用上,它在点茶时可避免茶汤溅出,也算是设计中的“小心机”。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