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茗茶

斗茶与分茶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范仲淹《斗茶歌》:“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这两首诗黎分别提到了“分茶”与“斗茶”。

斗茶和分茶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共通性呢?我们先理一理,茶,从古至今的历史。

茶在魏晋时期是煮着吃,不过那个阶段是各种吃法混合着的,既作为仙药也作为饮料。

唐朝开始出现了茶馆,也出现了许多名茶,而且一般是煮着喝,所以这个时期的茶当然已经变成饮料了。不过唐朝的时候会往里边放葱姜、橙皮,盐,在这些习俗中,茶圣陆羽只保留了一个--放盐。那个时候的方法是先煮水,再放茶,这个茶是茶末。茶末是经过加工的,市场上买的是茶饼,先碾成粉末,再筛,非常复杂。所以说,陆羽的时代喝点茶,比今天麻烦大了。

到了宋朝的时候,是先把茶末放进去,再倒水,但很有讲究,一壶水要注七次。这是为了看水和茶之间的比例关系,还有就是让茶水充分结合,最重要的是让它产生泡沫。这个泡沫是非常重要的,泡沫的多少,像什么形状都很有讲究,这就有了斗茶。

斗茶的时候要点茶,点茶的标准有:泡沫的颜色,青白胜黄白;泡沫落下去后,碗边不留下水印的好,证明水质好。

宋朝的时候还讲究分茶,分茶就是用水在泡沫上冲出字画来。

到了元朝,蒙古族比较粗放,就习惯喝散茶。

明朝时,朱元璋就下令以后贡茶就做散茶,这就是我们如今的散泡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斗茶和分茶是在宋朝生,并在宋朝亡。

分茶,是点茶的艺术化呈现。

分茶是讲究“技法”的,通过汤瓶注水的控制,在盏面上幻化出“怪怪奇奇”的画面。

分茶也称茶百戏,又有水丹青、汤戏、茶戏等名称,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幻化成物象的分茶技法。

可见分茶是通过汤瓶在茶盏中注水,运用茶匙(匕)击拂,“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为各种物象者、以及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堪称绝妙。

南宋时茶筅取代茶匙,分茶技艺尤为精妙,我们观看南宋刘松年《斗茶图》、《茗园赌市图》,就可了解其大概了。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归复,宋代点茶法也随之复兴。

据说有用笔头蘸水,在盏中“点画”出各种图案,并标为“斗茶”、“茶百戏”者,纯属臆造,殊失古意,不足为法。

而斗茶又称茗战、点试、斗试、斗碾等,和点茶技法接近。

通过对茶汤香气、滋味以及是否“咬盏”的较量,来斗出高下。

根据蔡襄《茶录》,斗茶可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焙盏、点茶、斗试这几个步骤。

从这些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斗茶的步骤和风靡的盛况,宋徽宗亲自注汤击拂,斗茶试茶,并分赐群臣,可见宋代茶文化是何等兴盛发达了。

斗茶除了“相较水痕”之外,最重要的是比试茶香茶味。

《大观茶论》论茶香味道:“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宋代斗茶首重香味,以香气清幽、滋味甘滑为尚。然后再看汤花“咬盏”的情况,已定输赢。

宋人斗茶,除了民间“武斗”,也有文人雅士“文斗”。

斗茶无关输赢,仅仅是一种闲雅逸趣和精神寄托。

李清照在《满庭芳》中所说“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还有陆游的“晴窗细乳细分茶”……等等的诗句中可见,分茶是文人雅士中的一种饮茶活动,而在范仲淹的茶歌中“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意思就是说要献贡茶给皇宫了,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茶好,斗茶是一项竞技活动。

一雅一武,丰富了整个宋朝的茶文化。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