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建盏小镇水吉村”的崛起密码(下)

功能叠加力求“聚而合”

周末,后井村古龙窑遗址,一拨又一拨操着各种口音的游客,在此驻足、拍照;芦花坪孙福昆的柴窑封窑点火,吸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莱纳德·史密斯博士连续10天跟踪拍摄……

在创建盏小镇的过程中,水吉镇没有简单地发展建盏产业,而是谋求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建盏是小镇的文化标识。在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的同时,水吉镇注重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的汇聚,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

挖掘历史文化。水吉镇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除了国家级保护文物宋代“建窑”遗址,这里还有明代的“普照塔”、“联升塔”和“大觉禅寺”和南宋名儒朱熹的“西澜书院”等。水吉镇在集镇中心投资700万元建成大庙坪文化广场,同时充分发挥“凉亭文化”、“石矶诗社”、民俗文化的辐射魅力,建设建盏主题公园,设计制作建盏文化浮雕等,提高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嵌入旅游功能。水吉镇利用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围绕生产、体验和服务来设计旅游功能,突出“旅游+建盏”特色,全方位展示建盏的文化传承和烧制工艺,让八方游客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得到建盏文化的熏陶。

建设形态力求“精而美”

新区大桥如彩虹卧波;防洪大堤似金刚矗立;沥青街道平坦宽敞;建盏店招争妍斗艳……

“好一个高颜值的小镇!”驱车从宁武高速进入水吉,初来乍到的异乡客人总是忍不住赞叹。

水吉镇从小镇功能定位出发,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注重应用乡土材料,力求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让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的常态。

据统计,近五年来,水吉镇先后投入3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新建水吉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新建防洪堤、街道“白改黑”、新建自来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

今年,全镇共安排重点项目36个,近期将陆续启动人民路“白改黑”、滨江东路“白改黑”、滨江排涝站、万里生态水系工程等10余个项目。

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目标,水吉镇还以仁山村、坤坊村为示范点,打造具有水吉镇特色的美丽乡村。其中仁山葡萄村被评为省级优秀美丽乡村示范村。

“依靠山水特色和交通优势,水吉镇把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错落的空间结构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人文之美有机统一起来,突出宋窑建盏特色。今年下半年,将启动为期5年的规划建设,在做好建窑遗址保护工程和后井建盏产业园的同时,投资建设宋窑建盏商贸城,让建盏商贸中心、建盏休闲广场、建窑博物馆、建盏大师作品展示馆、建盏与茶文化体验馆成为小镇最亮丽的风景。”吴政禹说。

机制创新力求“新而活”

黑框眼镜,触肩长发,瘦高身材……一身“艺术味”的吴兴乾满手泥浆,片刻功夫,便娴熟地拉好一个束口盏坯。

这个浙江温州籍的70后汉子,今年初在水吉镇上开了一家名叫“九段乾工”的建盏工作室。一栋200多平米的小楼,经过数月的装修装饰,被他打造成别具一格的集展示、生活、生产、电商为一体的时尚空间。

吴兴乾是水吉建盏业众多的年轻创客之一。他们的融入,为建盏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变革之风。

在建盏小镇的创建中,水吉镇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方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积极作为,但不错位作为,当好“把关员”,扮好“服务员”,做好“项目性质评估、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等服务,确保吸聚有效投资,让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主体真正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尤其是为有梦想、有激情、有创意,但无资本、无经验、无支撑的“三有三无”年轻创业者提供一个起步的舞台。

“政府搭起平台、集聚资源,企业找到产业升级的机会,人才获得最优的创业服务,所有参与者甚至周边的老百姓都身处宜业宜居的优美生态环境之中,将小镇打造成为产、镇、人三者有机融合的众创空间,让创业生态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谐互动。”镇长陈宝珠这样阐述小镇和产业、人才共生交融的关系。

“建盏小镇以其产业独特、服务优质吸引创客集聚,让涌动的众创项目落地生根,反过来助推小镇享誉省内外。”陈宝珠说。

镇小能量大,镇小梦想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这,无疑就是“建盏小镇”集聚发展要素、解决发展痛点而迅速崛起的文明密码。

注: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文章来源于“网络”,部分图文整理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仙子删除,谢谢!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