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为什么柴烧建盏需要放在匣钵里烧制?

很多盏友都知道柴烧建盏,但却很少亲眼所见过龙窑柴烧,尤其柴烧建盏时需要将盏放在匣钵里烧制。这就引起了很多盏友的疑问,究竟这匣钵的作用是什么?又有怎样神奇的效果?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

 

何为匣钵

匣钵是烧窑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因为烧制器型的不同,匣钵也有不同的大小。

 

匣钵的由来

匣钵完全是根据烧制技艺的变化演变而来。晚唐五代时期是建窑的初创阶段。当时建窑以烧制青釉器为主,酱釉器次之。这个时期建窑器物的烧法以托座叠烧为主,碗、碟等产品呈上下相叠的状态,成品会遗留支钉痕。是当时官窑采用的烧制方法—支钉烧。

匣钵最早出现于南朝末的湖南湘阴窑,呈直筒状;在隋代,仅有非常少数的窑口使用;到了唐代,匣钵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地,一般呈钵形;至宋代,钵形匣钵和筒形匣钵均被流行使用于各大窑口。建窑开始使用一种漏斗形凸底匣钵,并且采用仰烧的方式来烧黑釉茶盏,这个方法很好地去除了支钉痕,固被一直使用了下去。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龙山文化时期烧制的黑陶,已经使用专门的匣钵。在山东省诸城市杨家子遗址曾采集过两件烧制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匣钵,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匣钵。

 

匣钵的作用

  • 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匣钵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原来,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和污损,工匠们会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匣钵中焙烧。匣钵是一种耐火材料,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

  • 匣钵作为承烧瓷器制品的工具,既可以一匣一坯,也能够一匣多坯,从而有效地利用窑室空间,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消耗。

  • 匣钵的密封性很好,能够有效控制进氧量,使盏在均匀的高温环境中烧炼成瓷,同时又能避免外部骤冷的空气侵入时,造成窑内突然降温,导致盏收缩炸裂。

 

匣钵的制作

那时制匣所用的原料主要有二,一为乐平产的白土,一为本镇附近产的子土。制匣原料的加工一般在屋外进行,方法是将白土、子土倒于地面,把其作成薄层重叠堆积状,再用铁锹逐次切取,然后加水捏练,捏练均匀后,即可用于制匣。

匣钵是一种耐火材料,古代先民发现了耐火材料,并利用耐火材料制作成匣钵,为烧制陶瓷器所用,足以证明古人的智慧。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粘土质耐火材料来制作烧瓷器的匣钵,由此可见,中国陶瓷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真的是一代代人点点滴滴智慧的结晶!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