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建盏为什么会有釉泪?它是怎么形成的?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釉泪就犹如我们的眼泪一般,不同的是,它是悬挂于建盏的底部,似落非落。有些刚入门的人不太懂釉泪,觉得它大概也是建盏的瑕疵吧,或许你不知道,被你误以为瑕疵的釉泪建盏却是别人花费功夫也要得到的。

  釉泪其实是建盏的一种自然现象,既不玄幻也不普通,可以说是建盏的一个特色,不仅展现了建盏的动态美感,而且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它涅火重生的艰辛历程。

  釉泪的形成是偶然的,人们没法左右它,但是工匠师傅们可以在施釉上掌握好尺度,或许就会有机会生成釉泪,这极为考验工匠的手艺了,该如何施釉,施釉多了会粘底,少了哪里还会有多余的釉水往下流动聚集呢

  建盏釉泪的形成大多与釉水有关联,建盏所施的釉水属于析晶釉,是为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该石灰釉具有黏性强的特点,在1250摄氏度的高温中流动性极强。

  施釉的方式也极为重要,一般采用蘸浸法一次性施釉,遵循“盏内施全釉,盏外施半釉”的原则。古人为了掌握施釉的尺度,在盏外一般会设有一条止釉线,只施半釉,露底胎,为釉水往下流动留有接纳的余地,这样也提高了釉泪的形成概率。

  建盏必须施以厚釉才能使那些美丽的兔毫、油滴等斑纹完美展现出来,施完釉水的建盏采用正烧的方式,口沿向上放置于匣钵内等待烧制。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的影响,那些流动性强的釉水不断往下流动汇聚,汇聚恰当就能形成釉泪,汇聚过度,釉水流到盏底,甚至到匣钵,导致粘底,成为瑕疵品不被允许进入市场,由此可见施釉的重要性,但凡多一点就过头了。

  看过老盏的人们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老盏中釉泪的存在更为普遍,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采用柴烧的烧制方式,柴窑不易控制温度,龙窑内往往都是温度过高,造成窑内氛围剧烈,这样极易形成釉泪,同时也增加了粘底的风险。

素雨柴窑出品

  如今,喜欢釉泪的人越来越多,釉泪得当极为不易,它始终承载着一代工匠人的心血。釉泪虽说只是一种偶然天成的现象,但是在我心中,它历经了重重火焰与高温,才有了如今让人可歌可泣的容姿,说是涅槃重生也好,它都是人们心中所追求的一个希望。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