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点燃建盏火苗之人
世界上第一个点燃建火苗之人是谁呢?知道吗?
将沉睡八百年的建盏重新推向世界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外国人,一个美国老外——詹姆士·马歇尔·普朗玛(James marshall plumes,1899–1960),西方探索建盏奥秘的第一人,是他给建盏重新开了光。
普朗玛在1932~1933年间,就职于中国海关福州办事处,成为驻华美国工作人员之一。作为一个喜好游玩的美国人,他在工作之余便喜欢随处闲逛,感受属于中国的文化,一次,在福州古董市场,他发现并购买了一件黑色的建窑茶碗,这个盏在光线的照射下散发出不同的光晕,不由得惊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时,于是,普朗玛踏上了寻觅建盏的道路,打听得知它来源于闽北的水吉镇。一个异国人,只因欣赏建盏,便开始执著的寻找建盏,这期间整整花了两年。
不久,他调任上海海关,经过筹备,于1935年6月,从上海取道浙江进入福建,进行了一次私自而又冒险的尝试,对建窑遗址进行了实际考察。他这次收获颇丰,找到了堆积着大批瓷片的废窑,获得了大量的实物标本。以下是他后来所追忆的当时情形:
“到了一个庞大的废弃堆积的山坡顶上,这个废弃堆曾被彻底开凿过,堆上的矮树和灌木丛已经被搬开,以至当地的人们可以进行一种露天采矿法那样开凿。”
他到了一户农家,拍摄了作为普通用具的一部分碗。没有几个博物馆会拥有这么多碗,他看到村庄的土墙上盖满了匣钵,甚至村长家大母猪的饲料也盛在匣钵里。
当时,这里就是建盏茶碗的产地,也就是我梦想许久,千里迢迢来寻找的东西,散布在每一废弃堆上的物品之丰富,多得使人感到震惊。普朗玛教授他自带工具,在繁杂的山头中挖出了不少残碗、垫饼以及带有各种不同样式花纹的残片。不止如此,而后他为了找到更多完整的瓷器,甚至出高价雇人来帮其搜寻,在挖了数筐之后,他心满意足的带着这一批批出土的瓷器以及残片,通过水运方式,将它们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1935年6月,对于建窑建盏来说,是一个需要铭记的时间,大量的建盏瓷片被通过水运转运出国,这是国人的悲哀,但或许也是建盏之福,能在战乱年代通过这种方式保留下来。
回国之后的普郎玛,将大量建盏瓷片收藏在美国密歇根大学Ann Arbor博物馆中,并开始撰写论文和演讲,将建盏之发现公诸于世,很快就轰动了学术界,他尤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建窑建盏真实来源的人,从此声名大振,从一个海关职员成为研究陶瓷艺术的专家。他的著作《天目瓷考察》于1972年日本出光美术出版,成为近代以来屈指可数的建窑研究专著之一。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