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怎么看待宋代建盏的瑕疵?

胎土和釉水

天然的陶土和矿釉里面本来就包含许多不确定的元素,经过工艺师们的人工淘洗是无法过滤掉全部杂质的,许多天然的杂质仍然保留在成型的胎或者即将施的釉里。由于建窑烧制的特殊性,烧制的成品率是由窑火随机决定的,精品也是随机产生的,这个不确定性是人工无法掌控的。当然这是建立在使用传统烧制方法之上。

窑炉和窑位

众所周知,建窑的烧制是必须用还原烧制,窑炉里在还原的过程当中,每个窑位所产生的还原气氛都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同一个种胎土同一种釉在同一个窑里所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点也是工艺师们无法掌控的。当然氧化烧制或低温无还原的不在讨论之列。

变形和粘底

陶土无法耐高温,建盏的胎又是含铁量高的建阳当地的陶土,烧制建盏又必须是1200度以上的高温,这又是个矛盾的问题,所以型歪、失圆、开裂等等问题是建盏烧制必须克服的又一个难题。釉在1300度的窑炉里会产生流动,这也就是建盏釉面型成的重要因素,但流动的同时又会产生粘底的现象,这也是一个相对的难题。笔者认为对局部产生影响的瑕疵(如粘底)接受度高于对整体产生影响的瑕疵(如型歪、失圆、开裂及脱釉)。

建盏是个性化极强的收藏门类。古陶瓷收藏中俗语“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在明清瓷上是适用的,尤其明清官窑瓷批量生产,规格统一、烧制工艺成熟稳定,产品之间无明显质量差别,以品相作为最重要的高下区分标准。但宋元及以前的高古陶瓷,特别是公认的艺术成就比较高的品种,烧制的难度高,产品不确定性大。例如建盏,龙泉、越窑等都有这个问题。

龙泉窑烧出米黄釉还是粉青釉,越窑是黄釉还是湖水绿釉,都是窑火随机决定的。目前宋瓷收藏者面对货源的现状,无不是在寻求品级和完美度之间的平衡。毕竟各个名窑口品级和完美度兼备的东西,早已与一般的收藏者无关了,甚至与买家的资金实力无关,正如宋瓷成交记录保持者“汝窑花口洗”和“南宋官窑玉津园纸槌瓶”都是残器。因此“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如果放在宋瓷上,那基本上只能收来一堆艺术价值不高的粗品。

具体到建窑这样烧制难度极高,作品的多元化到极致的窑口,几乎每一个盏都是孤例。建盏还有区别于其他窑口的一个特殊点性,精品除了是随机产生以外,产品出现瑕疵的概率、烧制难度与品级成正比。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