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宋代建窑窑口为何史上罕见,且每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中华自古多名瓷,从原始青瓷到民国粉彩,瓷器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祖先从泥土中创造了品类众多的精良瓷器,其中烧造成就最高的就是宋代。

宋代名窑林立,建窑虽然没有被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中,但因其独特的釉色风格、器型设计和斑纹特点,对我国陶瓷发展史贡献巨大,尤其在黑釉瓷上影响深远。

在中国的众多窑口中,建窑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窑口,那么建窑究竟罕见在何处,为什么说每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下面就跟着笔者一起来了解下:

▼宋·建窑撇口油滴盏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1、斑纹特殊之罕见

宋代建窑主要以生产深黑色的小碗盏——建盏为主,建盏的流行是顺应宋初开始的斗茶文化,可以说没有斗茶就不会有建盏。

建盏主色调是黑色,黑色在中华民族审美文化中,不算特别推崇的主流颜色,但建盏却将黑釉应用得炉火纯青。

在高温烧制下,黑色底釉上富有纹理的变化,火与土的结合碰撞出兔毫、油滴(鹧鸪)、以及曜变等一系列的斑纹。

建盏丰富的纹理变化,浑然天成的自然纹样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每一件盏器斑纹色彩的呈现皆是不同,每只建盏都是没有重复品的、独一无二的艺术造诣建盏,这也是建窑建盏最大的特色之一。

2、民窑官用之罕见

在出土的众多宋代建盏残片中,有发现许多建盏带供御的底款。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底款是不可能出现在民用窑厂的,一般是专为皇宫内城而烧造的官方瓷窑才有权利如此刻制。

然而建窑一个民窑却使用了这样的铭文底款,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建窑是一座民窑官用的窑厂,也就是说建窑生产的盏器在民间可以买卖流通,也可以上供应宫廷使用,这在中国古代的窑口里是十分罕见的,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中阶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3、建窑遗址之罕见

古建窑的遗址位于现今福建省水吉镇,这里建盏的残片漫山遍野堆积,数十座龙窑静立在此、宏伟雄壮。

1954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宋伯胤先生带队考察时,发现水吉镇芦花坪窑址等处的瓷片堆积高达数十米、高大如山,由此可见建窑当时的生产量惊人,不然哪能形成如此庞大的废品残片堆积。

▼芦花坪窑址的古代堆积物

在60年代、70年代、90年代国家对建窑遗址共展开过三次大规模的发掘,共发掘面积1600多平方米、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型窑炉4座,均为依山而筑的斜坡式龙窑。

其中最长的一座龙窑长达135.6米,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长的一座龙窑,这样一座窑炉至少能够烧制十几万只建盏,这足以说明当时建窑烧制规模。窑炉如此之大,产能如此之高,这在全国已发掘的龙窑中是非常罕见的。

▼世界最长龙窑: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宋建窑遗址,长135.6m

4、多窑口效仿之罕见

宋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以烧黑釉器而著称,建盏的出现也将中国的黑瓷烧制技艺推向了历史最高峰。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引得包括定窑在内的多个窑口纷纷效仿。除福建本省的就有二十几处仿烧建盏的瓷窑,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除此之外,省外的还有江西的吉州窑,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如此大规模的效仿烧制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绝对罕见的。

▼南宋·遇林亭窑描金兔毫盏 日本私人收藏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建窑成为了黑釉瓷器最有影响的窑场,建窑生产极度繁荣,其烧制的“兔毫”、“油滴”、“曜变”及“鹧鸪斑”等经典的品种深受社会欢迎。

建盏的烧造工艺不仅展示了黑釉瓷的发展成熟,更是让后世见证了两宋时期斗茶文化的繁荣兴盛。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