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好的身器型就像一位窈窕淑女从远处走来,会给你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对瓷器来讲器为骨釉为肉,二者融为一、浑然一体方称佳品。
建盏极富个性的釉色一只备受关注,而最本质的铁胎塑造的器型则容易被忽视。从出土的建窑古器来看,碗盏类占绝对比例,也有极少量灯盏、瓶、罐、高足杯、执壶、水盏、渣斗、盏托等。本文仅讲述碗盏的器型。
碗盏型的四大种类即束口、撇口、敞口、敛口。
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斗茶,市井茶肆流行分茶,为适用这两种饮茶方式,应运而生出不同类型的茶盏,准确讲,用于斗茶的只有束口盏,而撇口、敞口、敛口皆用于分茶。
斗茶: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所用手法是“点”,即称“点茶”。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大夫,竞相趣此。带有一定的竞技和趣味性。
分茶:是宋人泡茶之一种方法,即以开水注入茶碗的技艺,观赏茶汤上形成的文字和图像,具有很强的观赏和娱乐性,与咖啡拉花有相似之处。
大于15cm的大型口径:多做为分茶用的母盏,有的能够达到28cm甚至更大;
11cm-15cm的中型口径:多为适合斗茶使用,且多为深腹束口型;
11cm以下的小型口径:多用于分茶的分盏,是客用的饮茶器具,也有大于12cm的,不能一概而论。
束口盏,因口沿以下有约1cm向内收束的凹槽,故名。包括2种形制,深腹和浅腹。深腹造型峻拔,浅腹则更显敦厚,参考尺寸:
深腹:口径12.4±1.5 ,高7±0.5
浅腹:口径10.5±0.5 ,高5±0.5
建窑最为经典也是窑口烧制最多的就是束口盏。
“盏因茶而生”就是指束口盏完全是为了斗茶才诞生出来。两宋300余年,束口盏横扫一切,独步茶界,无与匹敌。
也根据斗茶需要,或高或矮,或大或小,还存在一些变化,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就提到:“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
束口盏的造型设计,有三大亮点:
撇口盏因口沿明显向外撇,故名。
敞口盏也称“斗笠”,口沿外敞,腹壁斜直或微弧,有深腹、浅腹两种。器型变化不大,常见中、小型口径,偶有大型。
与撇口盏器型的不同就是口沿敞开而不外撇,功用基本相同,但在宋代烧制数量比撇口盏要少,如图:
有学者推测,因为敞口盏线条比较生硬,使用时手感亦不是很舒服,所以在宋代烧制的数量比较少,同时器型变化也不大。相对而言,饮茶用的这类小杯以敛口盏数量最大,器型变化也最丰富。
“敛”即收之意,指盏口沿向内收敛,故名,也叫“平口”。常见中小器型,小型器的比例较高,样式也很多,主要作为饮茶的小杯。
敛口盏也因造型丰满、手感舒适等优势,在这类饮茶小盏中烧制数量最多,器型变化也最丰富,高矮胖瘦,口沿内收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此外,大型敛口盏有种形制也称“钵”,专为僧侣饮茶之用,也作为供奉之佛器,出土数量很少。
四种经典器型归类上很容易产生混淆。特别是撇口盏,很容易与束口、敞口相混。
器型|口沿|腹壁|腹下|圈足|口径
束口|收束|微弧|内收| 浅 |中、小
撇口|外撇|斜直|微弧| 浅 |大、中
敞口|敞开|斜直|斜直| 浅 |中、小
敛口|内敛|斜弧|微弧| 矮 | 小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