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挑选柴烧建盏入门—第1步:看形体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总述

一个好的身器型就像一位窈窕淑女从远处走来,会给你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对瓷器来讲器为骨釉为肉,二者融为一、浑然一体方称佳品。

建盏极富个性的釉色一只备受关注,而最本质的铁胎塑造的器型则容易被忽视。从出土的建窑古器来看,碗盏类占绝对比例,也有极少量灯盏、瓶、罐、高足杯、执壶、水盏、渣斗、盏托等。本文仅讲述碗盏的器型。

碗盏型的四大种类即束口、撇口、敞口、敛口

二、选器型基础是对应用途的实用性

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斗茶,市井茶肆流行分茶,为适用这两种饮茶方式,应运而生出不同类型的茶盏,准确讲,用于斗茶的只有束口盏,而撇口、敞口、敛口皆用于分茶。

斗茶: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所用手法是“点”,即称“点茶”。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大夫,竞相趣此。带有一定的竞技和趣味性。

分茶:是宋人泡茶之一种方法,即以开水注入茶碗的技艺,观赏茶汤上形成的文字和图像,具有很强的观赏和娱乐性,与咖啡拉花有相似之处。

大于15cm的大型口径:多做为分茶用的母盏,有的能够达到28cm甚至更大;

11cm-15cm的中型口径:多为适合斗茶使用,且多为深腹束口型;

11cm以下的小型口径:多用于分茶的分盏,是客用的饮茶器具,也有大于12cm的,不能一概而论。

三、常见器型的介绍

束口盏

束口盏,因口沿以下有约1cm向内收束的凹槽,故名。包括2种形制,深腹和浅腹。深腹造型峻拔,浅腹则更显敦厚,参考尺寸:

深腹:口径12.4±1.5 ,高7±0.5

浅腹:口径10.5±0.5 ,高5±0.5

建窑最为经典也是窑口烧制最多的就是束口盏。

“盏因茶而生”就是指束口盏完全是为了斗茶才诞生出来。两宋300余年,束口盏横扫一切,独步茶界,无与匹敌。

也根据斗茶需要,或高或矮,或大或小,还存在一些变化,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就提到:“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

束口盏的造型设计,有三大亮点:

  1. 束口线的设计,能够在注水和击拂时约束茶汤外溢。斗茶时茶汤距束口线会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对茶汤起到标尺作用,以利于验看胜负。
  2. 盏上部较陡,腹部为弧形,向内逐渐缩小成平底,点茶过程中,茶汤表面有充足空间与空气接触,利于点出上品末茶。口沿仰折,品茶时,茶沫经束口处溢出,自带动力滑入口中,在触觉上形成冲击感。
  3. 胎自上而下逐渐加厚(腰部会略薄),使用过程中不易倾倒。厚胎利于保温,同时捧盏时手感上浮下沉,可以说,束口盏从一而终,都在照顾茶人的身体感受。
  4. 还有一点惊人之处,束口盏的宽高比完美的符合了黄金比例。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将其称为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分为两部分,长与短之比为1:0.618。以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成为世代相传的审美经典规律,至今不衰。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即符合这一比例。束口盏口径12.4cm:高7.6cm=1:0.613,无限趋近这一比例。建窑窑工根据斗茶需求、艺术审美,在不断使用和改进中调整定型,而这最终暗合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传奇的黄金比例。

撇口盏

撇口盏因口沿明显向外撇,故名。

  • 就功用性来说,撇口盏主要用于分茶,原意就是将一份茶给大家分饮。宋代除了斗茶以外的绝大多数场合用到的还是分茶,而且更多的是在商业场所使用。
  • 根据用途来说,分为母盏和分盏,母盏即调膏冲注的大碗,分盏即用来饮茶的小盏,两者配套使用。分茶最早盛自唐代宫廷,及至宋代,茶风鼎盛,茶肆林立,茶担遍行,从此分茶就带有强烈的商业性。分茶时大碗和小盏配套使用,大碗一般口径都在15cm以上,小盏口径在11cm左右。
  • 从造型上来说,撇口盏广口,有利于分茶时观赏,也利于清洗,同时重量较轻,方便叠放。关于厚胎与薄胎之别,厚者利于保温适合冬天使用,薄者利于散热适合夏天使用。

敞口盏

敞口盏也称“斗笠”,口沿外敞,腹壁斜直或微弧,有深腹、浅腹两种。器型变化不大,常见中、小型口径,偶有大型。

与撇口盏器型的不同就是口沿敞开而不外撇,功用基本相同,但在宋代烧制数量比撇口盏要少,如图:

有学者推测,因为敞口盏线条比较生硬,使用时手感亦不是很舒服,所以在宋代烧制的数量比较少,同时器型变化也不大。相对而言,饮茶用的这类小杯以敛口盏数量最大,器型变化也最丰富。

敛口盏

“敛”即收之意,指盏口沿向内收敛,故名,也叫“平口”。常见中小器型,小型器的比例较高,样式也很多,主要作为饮茶的小杯。

敛口盏也因造型丰满、手感舒适等优势,在这类饮茶小盏中烧制数量最多,器型变化也最丰富,高矮胖瘦,口沿内收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此外,大型敛口盏有种形制也称“钵”,专为僧侣饮茶之用,也作为供奉之佛器,出土数量很少。

易混之处

四种经典器型归类上很容易产生混淆。特别是撇口盏,很容易与束口、敞口相混。

  • 撇口与束口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口沿,撇口是直接向外撇,而束口则是口沿下方有条凹槽,然后往上仰折。
  • 撇口与敞口有两点区别,1是撇口盏口沿外撇,敞口则是直线。2是撇口盏腹壁一般微弧,而敞口还是一条直线。

器型|口沿|腹壁|腹下|圈足|口径

束口|收束|微弧|内收| 浅 |中、小

撇口|外撇|斜直|微弧| 浅 |大、中

敞口|敞开|斜直|斜直| 浅 |中、小

敛口|内敛|斜弧|微弧| 矮 | 小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