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沉下心去欣赏建盏的美,随着时光、岁月、蕴含着古人智慧的建盏釉色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建窑,主要生产建盏。建盏为茶而生,建窑则为建盏而生。建盏在制作中只施一种釉料,却因为窑炉中温度和气氛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和斑纹。 建盏的釉色以黑为贵,以黑中带兔毫或鹧鸪斑为珍品。人们对建盏的经典釉色即兔毫几乎没有争议,其宛如兔子身上的毛发。兔毫的形成 原理是:析出的单质铁随着釉层沸腾所产生 的气泡来到釉面,顺着融化的釉往下流动, 从而形成条状花纹。

但对于鹧鸪斑,有些争 议由来已久:主要观点大致分为两类,一种 观点是鹧鸪斑即油滴,别一种观点则是油滴 鹧鸪鸟 与鹧鸪斑为两类不同的釉面。编者认为,前者更具有说明力一些,原因在于中 国古籍中没有关于油滴的记载,而 日本贞和五到到应安五年(1349- 1372年)的《异制庭训往来》与 《禅林小歌》出现过记载。我们猜 测“油滴”一词有可能是舶来品。 事实上,二次施釉的白点黑底的釉 色的学名叫珍珠斑。兔毫盏最早出现在唐代吕岩的 《大云寺茶诗歌》中,诗歌中有这 样一句:“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这里的“兔毛浅瓯”指的应该就是兔毫盏。然 而人们对这句诗歌的解读还有些争议,有的人认为此处的兔毛指的是细嫩的茶叶上的白毫毛,借 指茶叶,此说法本书不予采用。吕岩为唐末、五代的著名道士,所以兔毫盏出现在那时较为合理。

相对兔毫来说,鹧鸪斑在宋代诗词中提到得比较少。僧惠洪在《无学点茶乞诗》中写道: “点茶三昧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黄庭坚的《满庭芳》咏茶词中也有“纤纤捧,冰瓷莹 玉,金缕鹧鸪斑”的诗句,这些都是对鹧鸪斑盏的描写。建盏的釉色是黑的,胎底是裸露的,胎土是粗糙 的,整体是厚重的,与细腻、明净的官窑、汝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把建盏和汝窑放在一 起,那就是一种强烈的冲突。相形之下,建盏表现的是至拙、至朴,是宋瓷极简主义美学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