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建盏的人,就会追溯建盏的来源,如果是老行家了,你就会发现现在建盏的市场上有建阳建盏,还有建窑建盏,然而这时候很多人就会问了它两者有什么区别?对于建盏的收藏有没有什么影响?今天就带大家去详细来了解一下。
何为建窑?
建窑又称“乌泥窑”,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名窑之一,主要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池中村和后井村一带。窑址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包括庵尾山)、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又名社长埂,包括圆头坑),建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在历史上深受朝野上下的喜爱,被达官贵人奉为至宝。
建窑从唐末五代时期创烧,北宋中期开始一直到元代初期,处于繁荣昌盛时期,元代中晚期走向衰落,直到停烧。在其繁荣期瓷器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尤其是黑釉瓷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釉色特别,制作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内容颇为丰富,是我国古代民间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
关于建窑在历史上的地位,很多文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宋徽宗《大观茶论》曾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朱淡《陶说》说:“宋时茶尚赘盎,以建安兔毫残为上品。”由此看出,人们对于建窑黑釉器的好评,它在宋代的地位与其他名窑并重。
建窑建盏和建阳建盏有何不同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为宋代名窑之一,以产黑瓷而著称。
两宋时期,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密之外,江西的吉州窑,以及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瓷窑,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密系。建窑产的黑瓷成为建盏。
建盏于元代中后期趋于衰落,明代停烧,至今已停烧600余年。到了1979年9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科委、福建省轻工所和建阳瓷厂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研究,成功烧制出了仿宋建盏。
2009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建盏知名度和价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收藏市场对建盏的需求增多,各地仿冒者趋利而为,一些不合格的次品以低廉价格流入市场,给建盏市场造成较大冲击,损坏了建盏的声誉。为传承建盏工艺,保证建窑建盏的质量特色,打击各种盗用品牌的违法行为。
2012年和2013年,建阳市启动申报“建阳建盏”国家地理保护商标和国家工商证明商标的工作,拟对建盏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资源做出界定,并申请“建阳建盏”作为今后使用的商标。以区别外地生产的非建盏产品。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