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不懂这九点,别说你了解建盏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杯盏之中,容纳星辰、山河,也收藏着宇宙与川海,惹人目眩,诱人神迷。万千釉色,彰显出宋代典雅艺术,代表着独特的东方审美。
图片
也引得苏轼赋诗称赞:“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于一盏之中,可以窥见整个宋朝的文化与辉煌,随着匠人代代传承,同时也将宋朝旷达宏远的精神传达给世人。
记得曾有一个茶友这样给我介绍过建盏:“如果建盏在手,喝茶时便不只是茶。”
图片
我深以为然,建盏之美不仅在于外形的精美、别致,也在于能衬托茶汤的汤色与风味,还在于能通过读懂建盏,来读懂宋朝人的清淡风雅以及隽永。
爱茶、懂茶、懂生活的茶友,绝对不会错过这一二器。不过,如果你还不知道这十点知识点,就别说你了解建盏。
图片
一、什么是建盏?
建盏,即建窑烧制的黑釉茶器,是黑瓷的代表之一,亦是中国宋朝八大名瓷之一,在宋朝时是皇家御用茶器。其釉色纯正,又富有变化,能形成自然斑纹。
建盏原产于建宁府瓯宁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福建建阳;而盏的意思是浅又小的杯子,根据它的外形,故称为“建盏”。
图片
建盏的称呼众多,有“唯一为茶而诞生的茶器”、“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等。
二、建盏的主要特征?
建盏具是使用正烧,因此盏沿的釉色比较薄,而盏底会汇聚较多的釉。
图片
为了防止釉在烧制过程中沾在底座上,外壁多是施半釉,在高温的作用下,釉会自动流动,形成挂釉,也叫做“釉泪”或是“釉滴粒”。
建盏另一特征在于,建盏的器型。建盏分为四种主要器型:束口、撇口、敛口、敞口。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较大的碗口以及小圈足小,形状似漏斗。
图片
三、建盏的釉色有哪些?
建盏俗称“入窑一色,出窑万千”,建盏的釉色变化不受人为控制,而是由窑内温度的高低与气氛变化所决定,变幻出各种奇特的花纹。
我们通常将建盏的釉色分为五种:黑釉、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和杂色釉。
图片
四、什么是龙窑柴烧?
龙窑起源于商朝,不过一直到宋朝才被用作建窑。目前已知的龙窑遗址有芦花坪、大路后门、营长墘、源头坑、牛皮仑、庵尾山等。
龙窑一般依山坡或是以土堆倾斜建造成一条长隧道,形成窑炉,与地面会构成20º-30º的倾斜角。
图片
龙窑有窑头、窑床、窑尾三个部分。窑头的作用是预热,窑床的作用是火力输出,窑尾的作用是引导火力向上。
而柴烧指的是用柴火烧窑制作建盏,柴烧更具有不确定性,会因为加柴部分的不同,导致温度不同,从而形成各色釉色,真正讲究的手艺人,对于柴烧更情有独钟。
图片
五、什么是建盏釉上、釉下析晶?
所谓的釉上、釉下指的是建盏析晶斑纹的两种状态。
图片
釉上析晶指玻璃质层在釉色之下,或是玻化层比较薄。因此,建盏的铁系结晶斑纹凸出釉面,触摸会有明显的粗糙感;
而釉下析晶就与之相反,玻璃质层在釉色之上,完全覆盖铁系结晶斑纹,触摸能感受到光滑细腻的盏面。
图片
有趣的是,有时候同一只盏有可能两种形态的斑纹都有。
六、建盏的瑕疵有哪些?
建盏的烧制过程无法人为干预,入窑之后,建盏的发展就全凭天意,经过1300℃的烧制,建盏才能形成精致的铁系结晶斑纹。
图片
图片
而在高温的作用下,建盏成品质量更加无法控制,难免会形成或多或少的瑕疵,常见的瑕疵有:开裂、变形、鼓包、粘窑、着色不均等。
七、建盏真的有毒么?
很多人不敢使用建盏,就是因为认为建盏含有重金属,会导致中毒。
图片
那么建盏真的含有过量的重金属么?我们先来看看建盏釉色的组成。
建盏釉色由三个成分组成。一是釉基,它的主要是石英,含铁量高,带有的黏土少,属于铁钙系结晶釉;
图片
二是发色剂,主要也是矿物质,为棕红色的氧化铁;
三是助溶剂,主要有草木灰、长石等。
材料方面,建盏都是取自于自然,所以重金属中毒是不成立的。选购建盏时,我们只要确认它是铁胎,且经过1300℃烧制而成,就不会含有重金属。
图片
八、如何养出七彩宝光?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会在釉面上形成一层自然的彩光,这就是“七彩宝光”。
七彩宝光,可以称得上建盏的一大特色。
图片
而七彩宝光的形成需要对建盏进行长久的养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盏”。养盏是一个自然而又惬意的过程,需要我们细心、耐心。
九、使用建盏喝茶的好处?
使用建盏饮茶,可以穿越千年感受宋朝人的文化与风雅,这是精神层面上用建盏喝茶的好处。
在实用方面,使用建盏饮茶的好处有蓄热保温、软化水质等。
图片
建盏的器型特殊,有利于保留茶汤温度,保持茶汤的风味与口感;其次建盏有活水、软水的作用,可以让茶汤更加顺口,拥有极致的顺滑甘甜。
常用建盏喝茶,能预防贫血、高血压,能调节人体中枢神经,达到舒缓的作用。
图片
建盏,因茶而生,以泥为坯,以胎为体,以釉为衣,以韵为魂。读懂了“建盏”,就读懂了宋朝人返璞归真的闲雅意境。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