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罕见珍品——宋代曜变建盏赏析!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建窑,宋代名窑之一,亦称“建安窑”、“乌泥窑”,分布在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窑亭,三处窑址统称建窑系。

建盏作为与茶关系最紧密的茶具,在宋代发展到了高峰,成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争相斗茶的名器。当时,除了一比茶叶之高低,也争相购买优质名盏。

“曜变”一词的名称来源于日本,是日本人特指具有“铬蓝斑”,同时具有“油滴”状结晶斑的建盏纹饰。在我国宋代则被称为“异毫盏”或“毫变盏”。在宋代,有关建盏记载最重要的著述是《方舆胜览》,作者祝穆写到:“兔毫盏,出鸥宁之水吉。……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其价甚高,且艰得之。”

宋人的“鹧鸪斑”成了日本口中的“油滴”,宋人的“异毫盏”成了日本口中的“曜变”。曜,日光也。【释名】光明照耀也。【诗·桧风】日出有曜。曜变,曜而且变,应该重点在釉彩“曜变”,而不在于有无斑点。

如果说宋代兔毫、鹧鸪斑建盏是名品,窑变建盏是珍品,那曜变建盏更称得上是极品、无上神品了。

据福建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兴大师说,“曜变既毫变又不同于窑变,非常难烧,只有在积碳的地方,利用高温下釉色变化的瞬间才能生成,具有不可复制性,釉面呈现出虹彩蓝光的效果。古时几千万件中才能产生一件成功的曜变毫变产品.......”

此件曜变建盏口径12.5cm,高6cm,敞口,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此器釉面蓝中带紫,光彩夺目,焕发着迷人的光芒,令观者赞叹不已!

曜变应该算是一种特殊的窑变,它的釉彩比窑变更加奇妙瑰丽,颜色更加丰富,亦称为七彩、虹彩。它在强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蓝、紫、黄、绿等多种不同色彩,并且随着角度的转换,釉彩也在变幻。就是说每一处釉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灵活变化的。

近些年建窑窑址出土了大量的兔毫、油滴残器,还有一些窑变器,却罕见曜变的瓷片,这也侧面反映了曜变之难烧,曜变之珍罕。

(0)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