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该如何避免买到假的建盏

在宋代“建盏”的胎体厚重粗糙,胎质中含杂质较多,成型系手工拉坯,修坯流畅自然。釉色以绀黑为主,口沿处釉层较薄,黑中闪棕黄,足跟处釉层垂流似蜡泪,盏内外釉中的金属元素因处在不同的烧成温度中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因此很多人分不清建盏的好坏和建盏是否真的,今天就带大家去了解下怎么避免买到假货建盏。

要区别建窑“兔毫盏”的真赝,首先要看胎色。宋元时期建茶盏的胎质中含铁量较高,在窑中受一氧化碳气影响,胎色呈黑色或酱红色,而有的仿品胎色发白,多涂墨染黑。现在的高仿品多选择窑址中的黄色和紫红色粘土,外加5—10的耐熟料,在1320℃——1350℃中烧成,其仿品胎色与真品一样。

仿品釉色选用古窑址旁的黑色釉石,选洗粉碎后加入黑粘土,松木灰及少量白云石和滑石粉,控制窑温1320℃可烧出美丽的兔毫。如烧制银油滴茶盏,选福建水吉一带产高岭土、石英砂、钾长石、白云石、滑石粉、稀土,粉碎后按比例掺和点在黑釉上,以1240℃——1280℃二次烧成银油滴盏。

胎质上,宋元时期建盏胎质表面粗糙,胎体中有砂粒杂质,釉下胎体上可以看出手工拉坯和修坯时留下的轮痕,规整不失自然,流畅不失规矩。仿品的胎料现均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后过40目筛,故其中杂质少,胎体表面平整细腻。用电动拉坯机成型时,制作手法一般比较死板做作。

现在,建窑茶盏的制作者的匣钵选用古窑址中的粘土进行手工制作,与出土的宋元窑具一样。碗形仿自宋元时期的束口碗,所施釉多不到底,碗口釉薄,近底足处厚而垂流,釉色绀黑,每个碗内外均有棕红色的兔毫纹饰,但没有烧制出又长又细。

到底怎么区别真假建盏呢?

业界早有定论,无铁胎非建盏!这是检验真假建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最核心的。建盏的底胎颜色一般为暗黑色或灰黑色,不仅是外胎,内胎也黑色。同时,放桌子上后,拿筷子敲打建盏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正是胎底粗糙,建盏才能达到既透气又保温的效果。而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喜欢研制建盏的陶艺家都要使用建阳水吉的胎土。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建盏,胎的颜色很浅,失去了建盏的精髓。很多是胎底使用了化妆土,胎底黑色内胎并不黑,是其他颜色。

因此,在网上或者是茶城、展会上,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盏,斑纹与建阳建盏看上去没有有很大差别,而且价格相当便宜,类似这样的建盏就值得注意了!它可能是其他地方生产的,并不是产自建阳!这类建盏没有建盏特有的原材料,而是用其他土壤并且添加了一些其他原料和元素,而不是用建阳当地的原矿土和原矿釉烧制的,可能用了一段时间后会褪色,没有光泽等表现。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假建盏!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