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随身携带建盏主人杯,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陆游写'汤嫩雪涛翻茗碗'极致的将茶色与碗色相连,徐夤的'冰碗轻涵翠楼烟'品茶赏盏相辅相成。诗人眼中点茶带来极大的娱乐性,又因独特的釉色与鲜明的视觉冲击,致使留下了不少关于建盏的诗词。
其中多数提及建盏的釉色,如:'兔毛紫盏、金丝宝碗、绿地毫瓯、'等等,主要还是以兔毫与鹧鸪居多,因为宋代没有油滴的说法,所以我们也没办法从中窥探一二。
但据黄庭坚所做的:'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经后来分析可能为类鹧鸪斑油滴,状如沸腾油滴,形似水上浮珠。由于宋代金油滴目前并没有完整器,能见到的只是极少残片,几乎没有可为金油滴的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的标本。物以稀为贵,黄美金独家烧制的金油滴建盏在市面上已经飚到了天价。 这些看似黄金的建盏,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了,烧制建盏的原料是建阳当地的天然矿釉,因富含铁元素及其他金属元素,在烧制时掌握好窑内氛围,使金属元素呈色。
但金油滴要靠单一金属元素呈色,既要保证一种金属元素呈色,又要做到消解其他金属元素的呈色,其中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以油滴斑纹成型来看,当温度燃烧到1300℃以上时,釉料中的成分产生变化,加上'火山'作用,促成油滴的形成。但根据《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提到:要烧成这类较大的油滴斑建盏是不容易的,故而金油滴建盏的价值堪比黄金也是可以理解的。
建盏界金油滴第一人
1956年出生的黄美金是现任福建省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荣誉所长兼技术总监,获得了建盏传承技艺创新贡献奖。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烧制龙泉青瓷,凭借自身的勤奋学习和刻苦专研,其青瓷制作技艺日趋成熟,尤其以脱胎人物造型见长,得到了业界同行的高度赞扬和认同。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黄美金已是青瓷界的艺术大师,其作品也被国内外的爱好者视为珍品并争相收藏。
黄美金——金油滴的执着
偶然在一次拍卖会上,黄美金听说在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中国南宋油滴斑茶盏,其碗口沿为金色、油滴也呈金色,被日本定为国宝,弥足珍贵。而自南宋以来,此类'金油滴'罕世珍宝未再真正重现瓷界,日本拥有如此珍宝,国内却无迹可寻,黄美金心里便有了想法,自此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金油滴建盏的研制开发上。
目前考古发现有'供御'、'进盏'字样的建盏,均属兔毫斑,连朝廷贡品中都未见油滴盏的踪迹,可见油滴盏的稀有与珍贵。为了掌握烧制'金油滴'建盏工艺,黄美金从古窑址旁采集来数以千计的建窑残片,悉心研究失传的技艺;到建盏的发源地挖掘泥料,一遍遍过筛;对釉的配方千万次地调整;窑温的控制精确到以秒计算……一晃就是16个春秋。
制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黄美金研究金油滴的小作坊设备很简单,一个烧炉、一把小板凳,一张椅子上放了一本书和一把茶壶,烧炉有4层,顶层是耐火砖,烧制时其它3层各放一件,一天就烧一炉,出3个金油滴盏,品质上无法保证,大多数时候烧制大半年也出不了一件。'白天,拉坯、修坯、装窑,晚上早早休息,凌晨两三点起床点火烧窑,一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黄美金说,看炉是一件枯燥但是费时费神的事情,黄美金每天从凌晨3点便坐在炉边看着火候,一直到早上8点才有工人来接班。这是一天中最清冷孤寂的时段,陪伴黄美金的应该只有那椅子上的书和茶。
千万遍的反复烧制和研究,为了成功烧制金油滴黄美金几乎倾尽了精力物力财力。每一次烧窑都满怀希望,然而一次次出窑的失望并没有让黄美金失去信心,尽管失败远大于成功,多年的坚持和用心专研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铺设了前行的道路。终于,研究金油滴盏9年后,黄美金的窑中诞生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它算不上完美,没有耀眼的金色油滴斑,但是盏身上呈现出了金色的鱼鳞纹。直到现在,仍然只有中国福建的黄美金才会制作真正传统的金油滴建盏。
金油滴建盏名声大噪
十几年的付出终于收获了应有的回报,黄美金的'金油滴'作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认识和肯定。
2013年,第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黄美金烧制的一块口径12.9厘米的'金油滴'被来自日本的茶艺专家加藤先生以45万元高价购走。
2014年,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女士向黄美金发函邀请,将其烧制的'金油滴'建盏列入故宫博物院永久珍藏。同年央视'寻宝'栏目专家组到建阳,造访黄美金后,当即聘请他为中国文化管理委员协会艺术品市场专家组成员。
2015年11月13日,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邀请黄美金父子,并收藏一件口径22厘米撇口金油滴建盏和一件口径13厘米撇口金油滴茶钵。次日,闻悉金油滴建盏被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收藏,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大英博物馆中国陶瓷馆馆长杰西卡女士也迫切希望能将此珍贵瓷器馆内收藏。
本文由 建盏仙子官网 作者:名匠建盏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