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黑瓷:釉与火的相爱相杀

黑瓷为施黑色高温釉的瓷器。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的含量在5%以上。

我国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黑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东晋德清窑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釉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

至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因含铁量较重和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所以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贵。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窑生产的黑瓷,也很有特色。

福建建窑的建盏是黑瓷的代表,中国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在宋代建盏为皇帝御用,并盛行于民间,是用于品茶和斗茶的理想器具。且能润茗保鲜,隔夜而茶汤清香如故。它既不施艳丽的色彩,也不彩雕绘画,却给人以质朴的美感,在众多典籍及诗词中都赞誉建盏为天下第一盏。

而“釉”是什么呢?釉是覆盖在陶器表面的玻璃质层,分有色和无色。有色的釉,是混入有色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质层。建盏的釉面,是富含铁系氧化物的玻璃质层。

但是建盏的“土釉”和普通玻璃有异有同:普通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纯碱(有多种配方)按比例混合熔化而成。

而建盏的釉面,是由当地特有的铁矿和窑灰按比例磨浆配成釉料,再经1250度以上高温烧结,其中也包含了做成玻璃的基本成分。

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似为“窑神”之作,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由于非人力所为,因而更显名贵。

建盏烧制为啥要施厚釉?

烧制建盏上的釉必须要厚。配方要是没问题,施釉如果过薄,则会导致釉面比较薄的位置呈酱紫色,影响美感。还有一点是,釉如果太薄,氧化铁(说白了就是斑纹)晶体生长的空间很小,会致使兔毫、油滴形成的状况有变,几乎不可能有”条达”的标准。施厚釉其实并不是很难(对有经验的师傅),不过,釉厚会对烧制的难度大大体高。

建盏烧制正烧而且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釉料会在高温的条件下自然往下流动,如果施过厚的釉,不但会导致粘底,而且也会使结晶“淹没”在厚釉中,无法显现。

而且在这里多说一句,建盏与其它不需要露胎或者不需要施厚釉的瓷器不同,它们粘底还可以打磨打磨,建盏粘底就是重大瑕疵,基本上可以“宣告”报废了。

建盏烧制为啥需要那么高温?

其实瓷器与陶器的区别之一就是烧制温度的不同。可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瓷器都是同一个高温烧制,建盏的烧制对于温度的要求更苛刻:

一为建盏烧制有着比其他高温瓷器更高的温度,别的瓷器可能1200摄氏度就足够了,而建盏则需要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

二为建盏烧制想要烧制出美丽的斑纹效果,温度区间极窄,高一点或者低一点都可能直接影响结晶的形成效果,甚至可能直接消失。

我们都知道,烧制建盏不仅仅需要高温环境,还需要还原气氛。

先解释下什么是还原气氛:“使窑内供氧不足,令燃烧不充分,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

釉火搏杀

关于还原气氛的制约,我们看看李达大师如何说:“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纹要在还原气氛下形成,在氧化气氛下釉面少有斑纹。这说明构成斑纹的物质需要在还原条件下产生。但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氧化铁中有二价铁和三价铁,还原使三价铁变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结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建盏釉与其它结晶釉(包括铁红釉)在烧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构成斑纹的物质不稳定。普通结晶釉晶体物质在析晶时稳定存在。即使是华北油滴,在有釉的地方就有斑点,斑点的大小和分布与气氛无关。”

黑瓷: 釉与火的“相爱相杀”

一只胎色正、釉质肥、

挂釉佳、结晶美、色泽靓的极品建盏

是多么的不易,且爱且珍惜吧。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