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天目建盏镶银,口感更舒适

观察日本博物馆收藏和民间藏家持有的宋代精品建盏,会发现大部分盏都釦有金边或银边,此外,国宝级的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天目、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油滴盏等均有釦边。为何我国宋代茶诗、茶书、茶画中罕见建盏釦金属边的记载,日本人却热衷为建盏镶边?其实,为建盏镶边会让我们口感更舒适,令建盏口沿更平滑,减少喝茶时的异物感,增加舒适度。 

宋代建盏采用匣钵装烧法,属于仰烧(碗口向上)。烧制时釉水因重力与温度原因,向底部流动,造成建盏特有的“挂釉”特征的同时,亦会导致口沿的釉较薄,甚至有少许露胎。加上宋代建盏的胎土并未淘洗得非常精细,自然会使釉薄的口沿处质感偏粗。

虽然口沿处在拉坯、修坯时会做处理,即使露胎,也不会同盏底一样粗砺,但离不刺激嘴唇还有差距,镶边之后,方能愉快地直接饮茶。

几乎所有的建盏釦边都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且与盏沿镶嵌紧密,工艺扎实。从近处看,建盏的釦边有根据人体工程学做优化,不是死板地裹一层金属了事。外沿会略高于内侧,且在剖立面上观察,中脊有稍作凸起,两边处则趋于平滑,与现代搪瓷杯的口沿造型相近。这样的釦边的确能明显提升饮用时的口感。如果只是为了美观,就不太需要作此设计。

相比之下,宋人并不执着于给建盏镶边,应是因为宋朝时束口盏是用于斗茶、点茶时搅出茶汤沫的,点茶后的浓稠茶汤需要另行盛装饮用,不会用束口盏直接对着嘴喝茶。而日本人却是直接用束口盏饮茶,自然更重视口沿的触感。当然也不是说我国本土就没有给建盏釦边的做法,只是例证很少。台湾陶瓷专家谢明良先生曾指出,元初汉臣姚燧《牧庵集》有一句诗,“吴侯建盏侔紫铁,表里兔毫莹铺雪”,表明姚燧友人马希声所持有的建盏,口沿是镶有金属边的。

而在韩国新安木浦打捞上岸的,原定由浙江宁波驶向日本的元代沉船中,曾出水大量瓷器,其中就有釦边的黑釉茶盏。

镶边工序应是上船之前完成,但是这艘船是元代出海的,元代建盏已经基本停烧了,船只又是驶向日本,这些茶盏很可能是应日方采购需求而从中国收集而来的。

故而釦边是应中国的使用者要求所加,还是应日本的买家要求所加,还需更多考证。而且新安沉船出土的带釦边茶盏胎体偏白,不像水吉窑口所烧,很可能是其他建窑系窑口仿烧的。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