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好茶,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炎帝尝百草”,而“茶能解之”更体现出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茶而生的,就是各大的茶皿器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茶文化一直伴随而行,茶具因此也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茶具在历代所扮演的角色和身份都会有所差异,其中以“建盏”为例,曾在宋朝称霸一时,为帝王所代言的流行茶具。
然而,“建盏”中的“盏”,究竟有啥含义?“盏”所表示的,又是什么样的茶皿?
秦汉后才有茶器
事实上,茶与酒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遥远的古代,茶并没有占据主流位置时,喝茶所使用的器皿往往与酒皿、食物器皿混为使用。
自进入秦汉之后,茶的地位越发提高,才逐渐所形成自己的器皿。
宋朝前,称茶器为“碗”、“瓯”
到了唐代,饮茶越来越普遍,逐渐盛行,形成风俗习惯。著名茶学专家陆羽编著的《茶经》问世,更是引领世人注重饮茶情趣,茶道内涵,从此喝茶愈发讲究,也愈发成为日常,也对茶器有了讲究。当时把盛茶的器皿称之为“碗”、“瓯”。
正如著名诗人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的“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其中以白居易的《想东游五十韵》、《想东游五十韵》、《山路偶兴》、《招韬光禅师》等著名的诗作最为盛名,更有视茶如命的说法。
由于宋朝以前的煮茶技以煎茶为主,讲求的是茶汤的色泽与变化,为此茶皿具有碗口口径大、矮小的特点,喝茶如喝酒,一样具有大碗豪饮之风,也与早期民风开放、社会包容性广等软性因素有关。
宋朝时期,有“建盏”之称
当发展到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从粗犷慢慢地转变为内敛、沉稳、儒雅、精致。
而斗茶风气盛行,让传统的低矮茶碗无法满足斗茶爱好者的需求。所谓“好马配好鞍”。《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这种斗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斗茶家们都对黑釉茶盏(碗)情有独钟,皆因建盏最适合“斗茶”。
以苏东坡《送南屏谦师》的“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为例,更出现了“茶碗”转变为“茶盏”一说。更以建阳生产的建盏为主流茶盏。
而建盏的“盏”为何不叫“瓯”呢?因为若取“瓯”字,就与古建州行政中心——建瓯市重名了,所以称建盏。
建盏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复杂的纹路,绚丽的色彩,多变的纹理,都为建盏谋得一席之位,甚至为了追求更高深的茶理,在佛教盛行之下,建盏千变万化,无法实现究极的完美的自然缺陷,也成为部分文理哲学家门探索的一大道具。
为此,把建盏与佛理相互串联起来理解,也未尝不可。
宋朝 理学思想
当然,受到当时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建盏更注重秀丽之感。区别于唐朝时期的豪放与张扬,茶碗更显大气与豪迈之情,建盏更多突显的是宋朝的收敛与节制的社会风气。
明朝 闭关锁国
到了明朝时期,茶皿已经逐步更换为“茶杯”,它的杯口更小,整体造型更加精致,小巧玲珑,袖珍的设计,与当时的闭关锁国、封闭的社会风气相互映射。
从茶碗到建盏到茶杯,看着茶皿的变迁,也似乎从中看到了一个个时代在不断低更替。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