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文化

从建盏的典型特征聊聊黑色釉与杂色釉

建盏的釉,属于我国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在窑炉焙烧的过程中,由于火候与气氛的原因,它会呈现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

这些花纹,与一般的釉下彩绘或釉上彩绘不同,它不是人工在器物上描绘或刻画出来的图案,而是釉水本身产生变化的结果,在陶瓷工艺学中称之为“窑变”。

建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结晶釉的窑变花纹,但是由于烧成技术的关系,花纹的形状不可能固定于某一种形状,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建盏都具有窑变的效果,这就使得烧成后的釉色复杂多变。  

归纳起来,可划分为釉色釉、兔毫釉、鹧鸪斑釉、毫变釉和杂色釉五种类型。

在这五种类型中,黑色釉是建窑的本色,有一部分是纯粹的本色产品,大部分在产品中则以底釉形态而存在,窑变花纹则从釉层中透出而浮现于釉面。杂色釉,是区别于黑色釉的副产品,一般没有窑变花纹,或者花纹不甚清晰。兔毫、鹧鸪斑、毫变都是成熟的结晶釉,具备窑变花纹的特征。

为了阐述方便,突出表现建窑的工艺成就,本文在进行建窑釉色分类时,把黑色釉、杂色釉放在本节“釉色”中描写。

成型后的建窑碗,采用蘸浸法施釉,从器体釉水的状况观察,它的施釉过程大体是这样的:首先把凉干的碗坯倒置,用手提捏住碗的圈足,取水平方向向下浸入釉浆,接近碗坯腹底部施釉线处停留,缓缓来回转动,使坯体均匀地吸饱釉浆,胎釉互相粘连,然后从釉浆中取出经过风凉再装窑焙烧。

烧成后的碗体,釉水通常作垂流状,口沿釉药极薄,最薄的只有1毫米,呈赭褐色近似露胎状,口沿以下釉药逐渐增厚,腹内底中央与腹外底的釉药沉积最厚,有的可达7~8毫米,腹外底的釉药一般聚集至施釉线,形成一周圆圈的厚层,有一部分则因垂流过重的缘故而超越施釉线至腹底部及足根部,聚成圆珠状。

明代曹昭《新增格古要论》说,建盏“滴珠大者真”,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建盏釉色丰富多样,对其釉面纹理的命名,陶瓷界尚有争议,本文在尊重历史文献记载的同时,也采用部分约定俗成的称呼,大致将宋代建盏的釉色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单色(杂色)等六大类:此外,还发现少量描金(银)的建盏。

乌黑、绀黑和青黑都是一次性施釉,有三种情形:

一是呈纯黑色,乌黑如漆,表面非常光亮,后人俗称为乌金釉。

二是蓝黑色,黑中泛起天青色,釉水滋润,是建窑的典型釉色。宋代文献称为“绀黑”,诗文中叫“紫瓯”的也是指此类釉色的碗,明清时期陶瓷著述中则被称作“紫建”。其中,深沉厚重的,宋代文献称为“青黑”,是建窑珍贵的釉色。

三是黑褐色釉,以黑为主色调,但带有稍黄或泛红的成份,光泽度较浅淡。

褐、白、紫、青杂色釉也是一次性施釉,由于釉药在焙烧过程中,产生了黑釉以外的其它各种颜色。这些釉色虽然是非纯正的黑釉,但他们的釉药成份构成是相同的,只是变异的现象而已,在质量上多属次品,有下列四种情形:

一是褐色釉,以红褐色居多,还有灰褐、黄褐等,深浅不一,釉层较薄,光泽度不够强烈,具有细小的冰裂纹,有的还密布极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下垂现象比较少见,器物口沿部位稍带铁锈色。

二是白色釉,呈米黄、灰白或乳白色,釉层厚薄不匀,有的开冰裂纹,有的显示出不甚规则的橘皮纹或疵点,被认为是火候不足未成熟的釉色。

三是紫色釉,此类釉色的碗,釉药口沿较厚,近底周部分釉层则纹较薄,釉层呈现不规则的皱折,露胎部分显示出红褐色胎骨。

四是青绿釉,有深绿或青褐色,釉层厚薄均匀,玻璃质感强,釉面呈冰裂纹。

黑釉是宋代建窑建盏的基本釉色。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气氛不易做到完全无氧,因此,建盏的黑釉常常出现“绀黑”“青黑”“蓝黑”“酱黑”等多种釉色。建盏所散发出的端庄而略带神秘的美感,正迎合了宋代的审美意识,给人们留下观赏不尽、回味无穷的感觉。宋人审美崇尚极简主义,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建盏外壁的“釉滴珠”等在他们眼里都是缺陷美。

建盏名家作品赏析 · 交流
欢迎关注公众号:建盏仙子
咨询 · 购买正宗建阳精选建盏
请添加个人微信:zah14759988888

 

(0)

热评文章

发表回复